谁不想脱去贼兵的外衣,成为正规军呢?

陈楚生摇头道:“眼下并非争王称霸的绝佳时机,根据手下人收集到的情报,大泽乡陈胜起义后,赵地的赵歇、楚地的景驹、魏地的魏咎、齐地的田儋、韩地的韩城、燕地的韩广纷纷起兵造反,声势颇大。”

“若大仙此时称王,拿下咸阳当然是轻而易举,可不免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就按照之前的计划,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让秦国去做靶子,吸引火力。”

黄贺扫视了一圈,问道:“还有没有其他建议?”

韩谈站起身来,手里捧着一本册子道:“诸位,我想说几句,眼下已是初春时节,咱们的家具、白纸销量又有了一个大的突破,去年光是咸阳一地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三十万斤粮票,如果打仗,恐怕咱们的生意就会受到影响,诸位的薪俸就要减半了。”

“除此之外,咱们在咸阳的几个商会、店铺会不会被敌人毁坏?咱们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商业渠道会不会断绝?这些都是咱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能头脑一热就说要打仗。”

下面的官员顿时热闹起来,七嘴八舌,有的说一定要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有的说不能打,打完了,打坏了,还要重新建设,划不来。

还有人说不打咸阳可以,先打三川郡,打荥阳,切断咸阳跟东边的往来,掌握秦国的经济大动脉。

黄贺对这些建议听在耳朵里,心里却在盘算,权衡利弊。

咸阳城就是他嘴边的一块肥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但是远在东方的刘邦等人却是他需要着重关注的。

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胡亥没有上台领奖,秦国的百姓此时并没有如何的苦大仇深。

秦始皇虽然暴虐,却没有把老百姓往死路上逼,而秦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要还有一口吃的,就不想造反。

所以反秦的土壤,并不十分肥沃。

倒是原本属于齐楚燕韩赵魏的地方,那些六国余孽,为了恢复往日的荣耀,造反最是积极。

一个不太成熟的计划,在黄贺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打仗的事情,我觉得不要由我们来做决定,秦国以前有秦始皇在,掌握着主动权,现在秦国朝政被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把持,而右丞相冯去疾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削弱,其中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