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贺掏出手机,打开备忘录,“我这里还有两种农作物,一种是花生、一种是向日葵,都是非常好的经济作物。”

“花生可以用来榨油、做菜都可以,向日葵成熟后,果实可以炒制,制成瓜子,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小零食,日后也可成为我骊山的经济手段。”

众人都没有听过花生和葵花,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

“这就是花生。”潇睿掏出一个锦囊,打开倒在桌子上。

黄贺早在昨天晚上就回了一趟现代,在种子门市买了一些花生的样品。

“这是17号、6号、花育23号,还有高油品种30号、豫花37号,你们尝一尝。”

潇睿把花生分发下去,陈楚生等人学着潇睿的样子,剥开外壳,然后将花生塞进嘴里,慢慢咀嚼。

“香!”

“甜!”

“脆!”

几个人品尝完花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负责农业的六娃更是兴奋,“大仙,不知道这花生亩产能达到多少?”

黄贺心中盘算了一下,在现代,花生亩产一般是300——400公斤,但是这是在良好的土壤基础和农药化肥跟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

古代没有农药化肥,土壤条件也不如现代,亩产起码减半。

“大概是200公斤。”

“跟小麦产量也差不多嘛,依我看,不如种植玉米啊。”六娃现在主抓农业,对于农业方面的研究,还算精深。

“玉米只能种植一季,而且极为消耗土地肥力,但是花生每年可以种植两季。”黄贺记得自己小时候去农村,有春花生和秋花生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