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仙放心,罪臣现在完全知错了,以前的错误绝不再犯,如果哪里做的不对,罪臣自裁,绝对不会让大仙为难。"大娃斩钉截铁的说道。
。。。。。。
骊山的改变日新月异,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
这些房屋是韩谈手底下的施工队干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化和专业化,也是更好的提升效率,黄贺还在韩谈手下设置了一个建筑部门,里面的工匠有骊山本地的,也有从咸阳或者更远的地方加入的。
这些泥瓦匠、木匠聚集在一起,整合成为新的建筑工人部门,简称"建筑队。"
目前建筑队中,有各类工匠一千多人,对外承接普通居民的建房需求,对内负责完成黄贺的一些城市规划。
普通的民房一间的建筑成本在200斤粮票左右,建筑队除成本外,额外收取50斤的建设人工费用。
和泗水府的工厂一样,建筑队也是实行多劳多得。
只不过在黄贺的干预下,整体价格统一,并不会出现某些施工小队为了承接工程压价的行为。
因为黄贺知道,一旦出现竞价行为,必然会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进而出现偷工减料、建筑质量问题,严重的就会出现房倒屋塌,严重威胁骊山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黄贺还让铁匠门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便将偷工减料的人连同他们的包工头一起发送蓝田挖矿。
骊山的整体布局是依照咸阳城复刻来的,后续黄贺又进行了一些改造。
东南方位设置钢铁厂、家具厂、造纸厂等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
军营和学校则设置在西南方向。
至于骊山的城墙,黄贺没有修,他认为如果真的兵临城下,那就意味着敌人已经打通了他设置在灞桥、渭河两岸、蓝田、渭南的防御。
林玉珍正在看着她的房子装修。
在黄贺的府衙住了几个月,林玉珍便主动要求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