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贺摇摇头:“我有什么危险,昨天驾车的那个马夫,就是公子高啊。”

葛婴:我怀疑你在吹牛,可是我没有证据。

葛婴知道黄贺不会撒谎,他瞪大了眼睛问道:“那个人真是公子高?”

说着他一拍大腿,懊恼道:“早知道是他,我就应该把他拦下来啊,有了皇子做人质,我们的反秦大业就好做多了!”

黄贺摇摇头。

这就是农民造反的局限性,总是想着眼前利益,却不能考虑到长远的发展。

就像后世的李自成,明明可以不用进北京城,也不用逼死崇祯,却偏偏为了一个虚名,硬是斩断了大明的龙脉。

自己也饮恨九宫山。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知道你们内部有没有探查过,现在秦国的朝堂上有两大皇位继承人的热门人选。”

葛婴摇摇头道:“不知道。”

黄贺捂着额头,“不知道就去查啊,难不成你还以为敌人会把信息送到你的床头?大胜军的情报系统必须建立起来,否则就跟瞎子一样,你拿什么跟秦国打?”

“算了,等我到了下蔡,跟陈胜说吧。”

葛婴脸上带着讨好的笑意,“大仙您也知道,我脑瓜子笨,您让我带兵冲锋,我是眉头不带皱一下的,但是您让我想这些有的没的,我的确是不在行。”

“你不是不在行,你是不用心。”黄贺没好气的说道,“也不知道陈胜带着你们一帮家伙,是怎么打下蕲县的。”

黄贺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秦朝似乎真的气数已尽,否则就像葛婴这样的泥腿子,居然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姓名,简直没有天理。

“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黄贺的心里想着。

“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如果你们抓了公子高,那另一个皇子公子将闾就自动晋级,成为皇帝。”黄贺虽然觉得葛婴有些脑袋发木,但依旧耐心的解释。

葛婴却是第一次听讲,“原来秦始皇有两个儿子,我还不知道呢。”

“不是两个,是好多个,只不过现在能登皇位的,只有公子高和公子将闾。”

“大仙您要是这么说我就懂了,这个公子高正在和公子将闾争夺皇位,咱们要是抓了公子高,那公子将闾就会当皇帝!”

“孺子可教。”

“可是公子高还是公子将闾当皇帝,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皇帝谁当不是当?咱们一开始起义的时候,还喊出了大楚兴,陈胜王呢,让陈胜大哥当皇帝!”

黄贺语重心长的直白道:“谁当皇帝跟我们没关系,但是最好还是让他们两虎相争,只要他们内部乱斗,咱们的起义军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一个混乱的秦国,总比一个稳定的秦国好。”

葛婴细细的咀嚼着黄贺所说:“混乱的秦国,比稳定的秦国好?”

“我明白了,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咱们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对头!”黄贺长舒了一口气,唉呀妈呀,黄贺嗓子发干,他发誓,以后绝对不给这些笨脑袋讲大道理。

还是鹿鼎记中陈近南说的好,跟聪明人讲话用聪明的办法,跟笨的人讲话就要用教派的形式。

葛婴却因为受到了黄贺的亲自教诲,倍感荣幸。

他知道,陈胜是黄贺的亲传弟子,学了黄贺的一点皮毛,如今就成了起义军的头领,他在想,如果自己能够学会黄贺的一成、半成功力,是不是也可以捞个什么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