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沈薇和朱工一起走进会客室:“吕工,你好!”

那个五短身材,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工程师对着两人点头:“您好!”

沈薇开始问一些面试常见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离开上一家公司,对未来的构想,问了十来分钟,她看着简历说:“吕工,st这个产品,我记得是在欧洲生产的,你们产品转移了?能仔细说一下这个产品引进过程中的难点吗?”

这位吕工刚开始说得很流畅,奈何遇见的是这方面算得上是国内顶尖的专家朱工。st这个产品是ce意大利工厂的拳头产品。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的这家工厂设计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从而奠定了在这一块地位。哪怕后来专利保护过期,仿制者天下遍及。论正宗st还是在ce的意大利工厂。

星诺的这个产品也是仿制他们的,在国内,星诺的产品进行改良之后能和ce原产意大利的产品媲美。当然这也是星诺给自己脸上贴金,ce意大利工厂雄厚的研发能力,早就升级换代,哪怕星诺也进行了升级设计,在性能上能够达到ce意大利厂产品的同等功效,不过星诺的使用五年之后,性能就下降了,人家的产品十年还是杠杠的。

好在价格只是对方的三分之一,而且对方态度傲慢,每次检修替换备品备件,没有半年拿不到货,拿到了安装也成问题,时常要请他们意大利的工程师亲自过来,这个费用也是客户负担。

钱少的客户,嫌麻烦的客户,都不会选ce意大利工厂的这款产品,给了星诺很大的机会。

现在st被引入ce国内合资厂,生产和维修全部本地化,那星诺的同类产品以后市场就难说了。

朱工这么多年一直研究st,如数家珍又有很多疑惑之处,刚好趁着这个机会问问看,才不过问了两句,这位吕工就露出马脚,磕磕巴巴。

吕工刚才在马工那里快要拿到这个位子了,星诺现在给出的薪酬在市场上不算低,他现在很想离开那个混乱的工厂。没想到轮到这样一个面试,他涨红了脸说:“st并没有引进国内工厂。”

沈薇皱眉,问他:“那你简历上说的是什么意思?”

已经到这个地步,吕工说:“这是我们中国区的,低价竞争市场的策略。我们找了一家国内企业,他们有类似st的产品,这个产品还不如你们的这个产品的性能,让他们进行代工,然后贴上ce的牌子,送到我们的宁城工厂,我们宁城工厂测试之后,作为我们宁城本地st产品出给客户。”

“什么?你的意思,是你们宁城工厂自己的决定,甚至你们意大利工厂都不知道有这个事?”沈薇知道自己不该惊讶,但是还是被这个方法给惊到了。

吕工点头:“可以这么说,应该是大中华区的决定。”

这就跟品牌专卖店里卖假货一个道理。

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产品不是研究了st的产品进行仿制,而是抄星诺的设计,抄作业还不认真,大多性能达不到宣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