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昨天晚上被告知今天要与这样一位大师见面时,心里的忐忑的,没想到如今见到,会是这样一位如顽童般没架子,又稚纯直白的老人家。
“那是毛笔字吗?”帕特里克忽然瞧见门框两边的春联,快步赶过去后,兴致勃勃问道。
“是的,那是我妈妈写的春联。”华婕介绍道。
她自己只会画画,不会写毛笔字,但妈妈从小用废报纸练习书法。
小时候华婕的书皮都是妈妈用挂历翻面的白面包好后,毛笔字写上科目和名字。
那时候身边老师同学也总是问她的书皮是谁写的,她总是骄傲的答妈妈。
没想到,现如今还会重现类似的场景。
“中华文化!”帕特里克摇头赞叹。
之后,华婕将帕特里克先生带到了沈墨的茶室,找了宣纸和几只毛笔,喊了妈妈过来,跟帕特里克先生分享了书法中的枯笔、飞白等许多笔法。
迷的帕特里克先生当下就要拜华母为师,还硬拉着华婕,让她陪他一起学书法。
“中国人不是讲究书画不分家吗?你也该学,一起学嘛。”帕特里克一边拿干墨块儿在砚台里磨墨,一边捏着一根毛笔劝说华婕。
经不住老先生的软磨硬泡,华婕只好答应,在帕特里克先生呆在中国的日子里,除了处理画展等必要事务之外,她都陪老先生一起学书法。
帕特里克这才喜笑颜开,接着喝了几杯茶后,他又舍不得挪地方了,硬将自己的本体白帽子挂在华婕书房的衣架上,然后拐弯抹角的开口——
他不想住五星级宾馆了,他想住华婕的四合院。
中国京城里,最有趣的院子。
于是,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华婕交到了一位世界闻名的老朋友。
在预展当天,她便挽着这位备受尊敬的忘年交,款款走进国艺馆,开启了自己在国内,第一场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