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开始思考如何画这幅画,如何处理近景,如何处理远景。
如何融合人物和风光,如何做取舍。
脑海中有后世许多许多优秀作品,还有许多许多过往大画家的名画画面,但要从已知的艺术处理中调动出合适眼前人物和风景的,也并不容易。
她直坐了好一会儿,才开始落笔。
不能说完全笃然从容,只能说有了一点思路。
上一幅画沈佳儒没有点评,无形中给她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幅画她画的明显没有上一幅顺畅自由。
铅笔起草时,华婕抹去了沈墨靠窗一侧的所有室内静物,包括窗。
模糊了沈墨身体和室外雪原风光的边际,让坐着看书的少年,融进雪中,仿佛坐在旷野一般。
而少年背光一侧的室内装饰,则细节补上。
她要高光留白掉少年亮部的许多内容,让他流淌进大自然。
而背光室内的一侧则精细勾勒细节,让他实实在在坐在房间中。
然后,她默默在心里给这幅画起了名字,叫《雪中少年》,而不是坐在室内的少年。
设想好最终呈现的大概模样后,华婕也用铅笔勾好了画的轮廓,然后便开始下笔。
真正画好后的样子,一定与她设想的不同,但这才是画画最迷人的地方,绘画过程中,是会有惊喜出现的。
就像画笔、颜料和画纸拥有自己的生命,能够自己创造出奇异的笔触、颜色、形状和效果。
逐渐的,华婕开始进入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