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略微想象一下, 虞衡这胎真得了个闺女后的情景, 都觉得自己脑仁疼。千年来第一个出生就自带爵位的女娃娃,要不是御史大夫顶着这个职位,说不准也像别人那样在心里感慨一声厉害, 投对胎可太重要了。
问题就是, 千年来就没这么干的啊!
这就是礼乐崩坏!
和这比起来,福王为方氏请封都没那么戳御史大夫的爆点了。
朝廷给女子封赏并不少见, 最典型的就是皇帝乳母或是打小照顾皇帝的嬷嬷,感情深厚的,在皇帝登基后,都会把她们封为夫人,这是女子品级, 一品命妇,不必夫荣,自己挣来的体面。
福王为方氏请封,请的也是夫人品级。
和虞衡为他闺女求的福安伯爵位是两回事。
本来御史大夫听了福王给昭宁帝的折子后,还想阻止一下的。主要是方氏的名声吧……并不是那么好,甚至可以说是毁誉参半。
因为方氏一生的经历太过传奇,守寡五十年还毅然决然与夫家和离,这样烈性,有些人欣赏她百折不挠,也有人不耻她抛头露面,不大安分。
朝廷对女子的封赏,比男子建功立业挣个爵位还难。一则是女子没有建功立业的途径,平日里都被锁在后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受的教导也是相夫教子找个好人家嫁了;二则是…封建男权社会,让女子这么出风头,总有些老古板觉得心里不舒坦。
要是这些老古板还身居高位有话语权的话,那就更不用说,就算是和皇帝共患难过的老嬷嬷,想要个封赏都没那么简单。
前朝那位末帝,照顾他长大的嬷嬷为他试毒,挡了一劫,自己丢了半条命,末帝想封她为夫人,却被内阁毫不留情地拍了回来,说什么都不肯。
主弱臣强,末帝到最后都没能杠赢臣子,只能憋屈地忍了这口气,平日里没少给乳母一家赏赐,但这个封赏,就是一直下不来。
昭宁帝当然不像前朝末帝那样没出息,自始至终都被内阁压制。但也不能说一不二,乾坤独断,还是得听一听反对官员们的意见。
不说登基没几年的昭宁帝,就算是在位几十年的景隆帝,对朝堂的掌控已经算非常不错了,一开始给虞衡封个嘉秀侯都还有御史唧唧歪歪不乐意呢。
方氏这个封赏,正常情况下,朝堂上还是要吵一吵的。
但福王这不是抛出了个烟雾弹扰乱了其他人的注意了吗?御史大夫一开始是有话说来着,结果一听到福王说虞衡可能快要有小闺女了,御史大夫整个人都不好了,恨不得现在就跑去相国寺虔诚地给佛祖上三炷香,让佛祖保佑虞衡这回还得个儿子,哪里还有精力反对封赏方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