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咸鱼被逼考科举 清涴 1565 字 2022-10-06

种种压力之下,京城年轻一辈套虞衡麻袋的心都有了,这玩意儿活在世上真不是给人制造心理阴影的吗?是时候为民除害了!

被他们代表的“民”呸他们一嘴,表示自己不想被一帮傻缺代表。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惊奇,京城百姓天然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多出几分政治敏感,一听虞衡封侯就忍不住嘀咕,“陛下这么宠爱靖安侯吗?三公子虽然聪明,连中六元,但也不值一个爵位吧?”

朝中大臣竟然都他妈同意了?

就有人神神秘秘说了,“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据说嘉秀侯找来一样新鲜的吃食,亩产特别高,你们猜猜有多少?”

提到粮食,众人顿时都来了兴趣,有说五百斤的,也有说六七百斤的,最大胆的喊了一句一千斤,转头就被大伙儿嘲了一脸。

这人卖足了关子,见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盯着他,等着他的回答,顿时虚荣心爆棚,伸手比了个“二”,得意道:“两千斤!没听过吧!”

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不信的还是那套说辞,活了大半辈子就没听过产量这么高的粮食。信的那一方理由也很充足,“陛下和百官们不比你懂,还能白给三公子一个爵位不成?”

“就是!我看啊,这就是陛下仁爱,老天爷才降下恩典。三公子六元及第,那不就是老天爷派下来辅佐明君的文曲星吗?红薯被三公子……额,该称小侯爷了。红薯被小侯爷种了出来,不就是老天爷给文曲星的指示吗?”

别说,这逻辑竟然还挺对,上下都给连起来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很快,这个说法就在百姓中流传开来,大家一边感恩景隆帝的仁德,一边夸虞衡果然是文曲星转世,生来就是为百姓造福的。

听到这个传闻的虞衡:???使不得使不得,这个赞美我承受不来,溜了溜了。

但不得不说,百姓们的这个说法正是恰到好处,大功劳扔给了景隆帝,靖安侯府并不是最拔尖的那个,顺利把中心位给景隆帝留了出来。

就算秦首辅,也得说一声这事儿干得漂亮。

百姓们八卦完毕后,最关心的就是朝廷会不会把那个据说产量特别高的红薯给他们种。

胡尚书收了一万斤红薯,笑得见牙不见眼,喜滋滋地准备好好分一下,各地刺史的折子已经雪花般的飞进了京城。

刺史们都是耳聪目明之辈,京城出了这么大的新闻,他们能不知道?一听到红薯的产量后刺史们都坐不住了,这等好东西,不赶紧往自己州扒拉扒拉,那还是本州百姓的父母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