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当初为了让哥哥出道倒奶投票一样,超话区出现众筹的置顶帖子。
“呜呜呜,哥哥太可怜了,他做错了什么,国家每天收那么多税,为了救人出点钱怎么了。”
“嫉妒!应该是对家下场带舆论,战友们,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说的也对,这样的事不应该麻烦国家,这个钱,咱们出了!”
“我刚才查资料,一发坦克钨合金穿甲弹大约六万元,便宜的很,咱们先买二十发吧。”
“不能让哥哥丢脸,还是那个账户,现在——开始吧,谁英语好或者有利国留学经验的私我,看看怎么联系利国军队。”
这大概能算载入史册的智障操作!
一片斗志昂扬跟帖中,忽然有人弱弱提醒:“好像……不是因为钱的原因,你们快看那个军事大v刚发的分析报告,有说到什么南斯拉轰炸事件。”
二十年还没有网络,报纸也普及不到千万家户。
南斯拉轰炸,五个落满岁月积尘的大字,空降热搜第一。
三位陌生的烈士名字,和那段悲壮又屈辱的历史,点燃了这个夜晚。
“她是在睡梦中遭遇到的轰炸,找到她的尸体时,她光着脚,头发披散,一只胳膊飘来荡去,显然是断了……”
“是他们用手中的笔,真实纪录北约长达四十多天的轰炸暴行,以及南联盟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他们太年轻了,一个三十一岁,一个才二十八岁,正是青春好年华,人生最美丽的岁月。”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捍卫尊严,二十年前,国家整体实力较弱,除了谴责,对利国的暴xg无计可施。
但现在是二十年后。
张强今年刚满二十年,南斯拉大使馆被炸时,他刚刚满月,他看着电脑上的烈士黑白遗像,咬牙切齿骂了声脏话,抓起衣服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