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并没有一味的压下反对之音,反而直接宣布了乐臻会参与御前侍卫考核之事。这之后, 反对声愈演愈烈, 三藩之事反而显得不那么引人关注起来。

终于,万恶的御前侍卫考核虽迟但到。

御前侍卫本质上是给皇帝选保镖,主持最终考核的自然也是皇帝。这场考核一开始就筛过了报名人选, 除了乐臻,在场的都是上三旗显贵子弟。

同样的,除了乐臻, 也没人在成为二等侍卫后跑来参加考核。

第一场是文试,乐臻拿到题目,忍不住呆了呆。康熙说的不错,确实是他来出题,而且这题她还真不可能不会——是一道政治题,他们不久前才讨论过。

题目大致意思是:如何看待科举制?

虽说如此,她也没有掉以轻心。康熙问得模棱两可,她自然得回答得全面些。

什么是科举、科举的历史发展、好处和弊端、如何改善……乐臻不加掩饰地全写上了。

科举这一块,牵扯了不知多少人的利益,不知让多少有能力的寒门子弟难以出头。康熙问及此事,意图再明显不过。

与其说是问大家的看法,不如说是通知大家,我对它有意见,你们呢?

御前侍卫考核,考的不仅是这些侍卫的站位,还有他们背后那些家族势力的站位。换言之,康熙要他们表态。

自古以来,和皇帝对着干的,没几个能有好下场。皇帝一旦下定决心要做什么,成功必然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