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最重要的是,主子爷这么做,用意何在。

一时想不明白,索额图也没再纠结。说到底,此事与他无关,并不多么紧要。

“此事便这样定下了,你们且下去吧,索额图留下。”事情说完,康熙毫不犹豫地赶人。

“喳。”几位大臣应声后行礼跪安,一个个退了出去,除了索额图。

“私底下不必过分拘礼,坐吧。”康熙语气随意,“如今的科举,你觉得如何?”

书房里只留了康熙、梁九功和索额图三人,梁九功亲自搬了绣墩来,索额图躬身谢过,小心翼翼坐下了。

陪着康熙除鳌拜、平三藩,这会儿的索额图的确是个可用之才。

听到这问题,索额图面不改色,恭敬回道:“回主子爷,依奴才之浅见,科举制度能够绵延至今,定有其优点,自然也有不完美之处。”

唔,说了句废话。

不急着表态才是正常反应,康熙也不觉得意外,他点点头:“科举一路传承下来,历朝历代皆有所改动,我朝也当取前朝之精髓,去前朝之弊端。”

至于何为精髓、何为弊端,康熙是一个字没提,显然是不打算给索额图什么取巧的机会了。

“科举改制一事,你回去想个章程出来。也不必急于求成,只在下次秋闱到来之前,将折子递上来便是了。”康熙一脸信任,“此事交予你,朕也放心。”

“主子爷放心,奴才定当仔细思量,不负主子爷信重。”康熙这么一说,索额图当即接下了任务,顺带借机表忠心。

即便一早就从御前侍卫考核一事中揣测出了上意,可方才若是上来就贬低科举,直言改革……科举袭明制是先祖爷的主意,先祖爷的面子他区区一个臣子能踩?

这会儿皇帝不注意也就罢了,日后若是想起来,数罪并罚可不是闹着玩的。

书房外,殿门两侧,是今日在此值班的御前侍卫,其中一人正是乐臻。

索额图经过的时候,两个御前侍卫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剩下的几个太监朝他行礼。还礼之后,索额图突然问道:“不知乐大人对女子参加科举一事,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