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觉得这么顺利应该与谢监军还没被送到京城去有关,否则对他恨之入骨的谢监军可不会这么轻易的让京城朝廷那边通过对他的任命。毕竟怎么说谢监军也是谢家人,而当朝太后,也姓谢。
卫修远成为第五军统领之后,才算真正在大庆这支边关军里有了话语权,再加上陈统领跟他的亲近关系,两人联手可以说是话语权大增。
西戎大军那边顾忌着西戎八王子的安危,暂时没有任何动作,目前正处于停战时期。
所以卫修远就准备了不少边关特产和钱财,然后派麾下与他是同乡的士兵严大林把这些东西送回桃树村给原主家人们,报个平安。
虽然卫修远跟原主家人相处时间不久,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但毕竟他这个身份是卫家三房独子,卫三石和方氏卫小萝都是他这个身份的责任。
严大林也是平安县附近一个村子的村民,那个村子距离桃树村并不远,所以他被卫修远派去桃树村给家人送东西是非常高兴的,他趁此机会也能自己回家看看。
桃树村。
卫三石正沉默的在地里干着农活,只是比起别家卖力的干活,他就显得有些磨蹭了,没怎么出力的样子。
村民们看到卫三石这‘磨洋工’的样子,也没人说他是懒汉,反而同情的叹息:“卫三石没了儿子,婆娘又不能再生,就一个丫头片子,将来要成绝户了,也难怪他干活没劲儿。”
这种闲话太多了,这段时间卫三石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还是觉得心里很难受。
他扔下锄头,走到树荫下坐着乘凉,脸上也没个笑模样。
旁边也在田里干活的卫二石也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一边喝水一边对卫三石道:“老三,你跟你媳妇想好了没有?我家臭蛋虽然年纪大了点儿,但过继臭蛋已经是你最好的选择了。毕竟我们俩可是亲兄弟,你咋也不能去过继其他族人的儿子吧?”
卫二石正在跟卫三石说过继儿子的事情,毕竟方氏不能再生,卫三石也没有另娶的意思,只能选择过继。
可是卫三石也不想过继卫二石的幼子臭蛋,因为这个侄子比他女儿卫小萝还大,记事了过继来就等于帮卫二石养儿子,根本指望不上。
卫三石道:“臭蛋不行,他还欺负过我家小萝,我想过继个儿子就是想小萝以后有娘家兄弟做依靠,臭蛋这样靠不上!”
卫二石听到卫三石这样说自己儿子,心里不高兴,但脸上没表现出来:“那不是臭蛋年纪小吗?现在他长大了当然懂得让着妹妹!”
卫三石没接话茬,卫二石继续劝,毕竟家里那么多儿子,几个大的儿子们都成亲生了好几个孙子,家里孩子多实在养得艰难,能让幼子在弟弟家里吃住以后还能继承财产,他当然愿意得很。反正幼子都这么大了,不会不记得谁才是他真正的亲爹娘。
这时,忽然有人喊着卫三石的名字:“三石!你快来!你家修远有消息了!”
卫三石霍然起身,朝说话那人冲过去,脸上露出狂喜之色:“二爷!真有我儿子的消息了?”
卫二石被落在后面,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指不定是死讯呢……”
卫三石已经跑到接近村口的地方,看到一个穿着盔甲的年轻壮汉牵着一匹马,马后面拖着个大板车,车上放着不少东西。
他以为那个穿盔甲的年轻人就是自己儿子,结果走近后就很失望的发现是个陌生的后生。
但卫三石还是怀着一份希望过去讨好的问道:“军爷,您知道我儿子卫修远的消息吗?他还,还活着吗?”
这个穿着盔甲的年轻壮汉就是被卫修远派回来送东西的严大林。
严大林看着卫三石笑着问道:“您就是卫老爷吧?”
卫三石连忙摆手惊慌道:“不是不是,我不是什么老爷!”
严大林有点尴尬的摸了摸脑袋,说道:“我叫严大林,是统领大人麾下的士兵。统领大人吩咐我给卫家送东西的。”
卫三石道:“那你肯定是找错地方了,我是姓卫,但村子里没有出过统领大人。”
严大林笑呵呵的道:“没找错,没找错!统领大人就是卫修远大人,统领大人家住平安县桃树村,父亲是卫三石老爷,母亲卫方氏,还有个妹妹。”
“啥?”卫三石目瞪口呆,“修远成了统领大人?”
严大林转身从身后的大板车上拿出一大一小两个包裹,递给卫三石:“这些都是统领大人吩咐我带给您的,您收好喽!”至于大板车上的其他东西,都是他自己在县城里买了准备带回家的。
严大林将自己的身份和住址都告诉了卫三石,然后道:“卫老爷,我还能停留三天,三天后会再来桃树村一趟,到时候您有什么东西要我带给统领大人的,就尽快准备好!”
卫三石此时正被自己儿子成了统领大人的惊喜消息震得有点恍惚,怔怔的点了点头:“哦,好,好的。”
待严大林赶着马离开了桃树村后,旁边的村民们才敢围上来,七嘴八舌的问道:“修远那孩子没事?还当官了?”
“三石哥,你有没有我家那小子的消息啊?”
“还有我家男人!他也被抓走了,有我男人的消息吗?”
…………
卫三石一脸懵逼的道:“这,我这也不知道啊!你们应该问刚才那军爷的。”
只是村民们刚经历过官兵不管不顾的强行抓人征兵,对官吏和官兵有着天然的畏惧,严大林穿着一身盔甲,他们哪里敢不长眼的上前纠缠?
卫三石勉强从村民们的围堵中挤了出来,抱着那两个视若珍宝的包裹回了家中。
他进门就一脸喜气洋洋的喊道:“修远他娘!儿子让人送信回来了!”
方氏顿时扔下手里的锅铲,也不管锅里的菜是不是会糊了,立马冲了出来:“在哪儿呢?”
卫三石打开那两个包裹。
两个包裹中大的那个包裹里放着一些边关的土特产和一些珍贵药材如人参之类的东西,小的那个包裹里是一个不大的木盒子,盒子上面还有一封火漆封口的牛皮信。
卫三石迫不及待的打开牛皮信封,从里面抽出两张信纸。
卫三石小时候也是被卫老爷子送去念过私塾的,虽说没什么读书天分,但也是识字的。卫修远写信时用的也是各种简单常用的字,内容都是大白话,卫三石完全看得懂。
他一句一句的将信中内容念给方氏听。
基本就是一些报平安和立功升官的喜讯和关心家里情况的内容,卫三石念着念着就和方氏一样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念完后,方氏高兴得抹眼泪:“当官儿了好,当官了就不用经常上战场了,活着回来的机会也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