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不但要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还要教女孩子针织女红以及厨艺,另外,安宁还琢磨着一件大事。

那就是怎么带着小关村发家致富。

徐家如今日子过的好,在小关村是顶顶富裕的人家,再加上有周旬做靠山,村子里的人虽然说很羡慕,有的时候也会说几句酸话,但却不敢生事。

可安宁知道这只是一时,如果时间长了,徐家日子过的越来越富,村子里的人还是那么穷,难保不会生出各种事端来。

别的不说,便是二房和三房也会闹出事来。

安宁虽说不怕生事,但是,她怕对英哥儿有影响。

毕竟这是一个宗族社会,人们讲究同宗同族,还讲究同乡情份,若是徐家日子过的太好了,也不拉同乡一把,难保不会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到时候,对英哥儿影响是很大的。

安宁想着拉扯村子里的人把日子过起来,大家日子都过好了,徐家就是特殊一些,人们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她琢磨了许久,也有了很多想法,但是,好些想法根本不适用于古代社会。

比如说制衣吧。

在现代的时候谁还自己做衣服?大家都是买现成的衣服,开个服装厂什么的,只要把品牌做起来,那肯定是能赚钱的。

可在古代却不一样。

古人的衣服都是自己家里做的,甚至于好多人家都不买布料,都是自己家里纺线织布,开个制衣坊在这边根本行不通。

开银楼倒是行,但不适用于小关村。

安宁又想着做胭脂水粉。

可想想也放弃了。

同制衣一样,大户人家的脂粉好些都是自家做的,一般大户人家都有脂粉铺子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