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又问:“军中何人能做此事?”
司马懿本想说自己就是合适人选,但又觉得他现在好歹也是随行文官中的第二号人物,亲自去干这么容易的事似乎有些杀鸡牛刀、自揽功劳的嫌疑,又见王垕看他似笑非笑的样子,心里有些发毛,便还是向曹操推荐了最合适的人选:“新科状元蒋干,辩才独步天下,兼之才思敏捷,最适合做这件事。”
其实在凉州用间还是找凉州本地人更合适,但傅干、盖顺都被曹操派往北路军了,裴潜虽然是河东人士,但口音反倒和雒阳音相近。而蒋干博才多艺的名头却响彻整个雒阳,曹操也曾听闻他在太白楼上和七八个州的考生同时辩论,竟是都能一一用其本地俚语将其驳斥得哑口无言,心中也觉得蒋干是最合适的人选,下令招蒋干入帐。
蒋干得知自己要单骑前往敌军诱使敌军主动出击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大家可能已经都很熟悉蒋干了,这人万般都好,唯独做事有些喜欢思前想后,不够干脆,或者说有点胆小。
但现在形势所迫,司马懿忌惮王垕的权势,蒋干又何尝不是忌惮司马懿的威严。
“大司马,司马主薄推荐我去敌营,我虽万分成恐,但也一定会想办法促成韩遂主动出兵。请大司马允许我准备一天的时间,明日再去前往韩遂营中。”
得到许可,蒋干去寻马超、马岱、庞德等人打听凉州人在口语上的一些细节。他自幼追随名师苦读,又自学了杨子的《方言》一书,不出江淮而知天下口音。
蒋干只是突击性的找人学习了几个时辰,再说出的话语基本就与西凉口音无二,还略略的带一点长安地区的音调,很符合他为自己设计的人设。
是的,蒋干还给自己设计了人设,甚至连着装品位,习惯性的小动作等看似没用的地方都一一想到。这倒不是他谨慎,只是胆小的“优点”在发挥作用。
结果蒋干果然依靠这些细节成功忽悠住了韩遂,韩遂真的发兵了。
按照计划,蒋干本应趁机返回曹营。但当张横询问他该做什么的时候,蒋干容易多想的老毛病又犯了。
蒋干寻思:若是这便回去固然能得到首功,但总归和去岁徐庶、法正相比差了几分。且我若是突然从张横军中消失,韩遂又想起要找我,岂不被他发现,便还是留在张横军中。
韩遂连日行军,他见曹军探哨虽然布的很广,但却从不和己方探哨缠斗,还以为真是曹军精锐不多,心中暗喜,每日不停催促大军前行。
如此高强度的行军,韩遂、张横、侯选麾下精锐勉强能跟得上,只是苦了那些被强掳来的民夫。他们每日要押运粮草、辎重,还要伺候正兵,为正兵挑水、做饭,吃的却极少,不过几天时间便死了数百人,每日都有人逃跑。
但韩遂治军又极其残酷,逃跑的若是真跑了还好,一旦被外围的游骑发现,抓回来毒打一顿都算是好的。有些心肠歹毒的游骑最爱用套索拖着逃跑的民夫打马来回穿行。逃跑的民夫一旦被套索套住便断然没有了活的希望。
还有些游骑喜欢骑马追逐逃跑的农夫,再用短弓射之,比试箭法。
更有甚者会偷偷的将逃跑的民夫杀了充作肉食,以充饥饿。
韩遂知道这一切,但他心思凉薄,不仅不会制止,反会派人向民夫宣扬此事,警告民夫不要逃跑。
但随着民夫不停的累死在路边,总还是有人想要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