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叫朱重八,他爹叫朱五四。瞧瞧前朝皇帝粗鄙的,连名字都起这么粗俗。哪里像你们,你们皇阿玛读的书多,名字也起的好。祀,是祭祀之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多好的名字,从名字里就知道,你皇阿玛对你寄予厚望呢。这么多皇子公主,除了太子之外,你皇阿玛只给你写了信。”

八阿哥咧开嘴笑,“皇额娘的名字也好。”又道,“儿子知道皇额娘的名字。皇额娘你猜猜,儿子是怎么知道的?”

也就是在这日,康熙到达了桃源县视察黄河,当地的官员呈上了带着太子手令的治河方略。文末署名:江宁知府于成龙。

康熙看后,大喜。既为太子操心着他操心的事欢喜,也为这份治河方略欢喜。他此行原就准备召见于成龙,离京之前,有人向他举荐过此人。

他去找此人,与此人主动找上他,其意义截然不同。此人主动找上他,说明天下归心,天下能人之士,愿意为大清国所用。

太子收到康熙的夸赞信是五日之后了。太子回信中表明,他也是听说于成龙有治河之才,多亏了纳兰明珠重视此事,办事得力。

康熙本来还担心纳兰明珠是否会全力辅佐太子,这下没了顾虑。遂写了封信给纳兰明珠,在信中说,待他回京,加封纳兰明珠为太子太傅。

纳兰明珠喜出望外,能得太子太傅封号,简直是打索额图的脸。那小人总在背后骂他居心叵测。他叵测什么了?他是一心为了大清国,忠心耿耿地效忠皇上,效忠太子。

办事更加卖力。

康熙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在他的日夜操劳下,各项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每件重要的事务都禀给了太子。

给康熙的回信中,还大力称赞太子的能干。

康熙看到这样的信,心情反倒没那么愉快了。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前朝后宫怎么能如此顺利呢?

他不在的时候,前朝后宫不得是一团糟,众人都盼着他回去处理解决不掉的事情吗?怎么能他在不在,都一样呢?

万分失落。

十一月十七,到达曲阜时,给佟宝珠的信里写道:朕今日跪拜了孔庙,并亲自宣读了祭文,在场之人皆眼泪哗哗。

佟宝珠收到这封信时,琢磨了半天,他这句话里背后的深意。大约是想向她表明,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介意用什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