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君臣相得,空间里一时寂寂。

刘彻手里边的瓜子儿都掉了:“老朱选臣子的时候就跟个杠精似的,要求任劳任怨,要求无偿加班,最好是全年无休,而且还得没有金钱这种世俗的欲望,万万没想到……”

李世民默默接了下去:“万万没想到,真就有个完美契合他要求的于谦!”

高祖唏嘘道:“这位于大人真真是个人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明……”

“你们胡说八道些什么?从前是朱祁镇不是东西,这会儿老朱来了,还能对不住他于谦?!”

朱元璋恼羞成怒:“上辈子老朱家已经对不住他了,这辈子可不能重蹈覆辙!钱没了可以再赚,良心要是没了……”

嬴政:“赚的更多了!”

第166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16

朱元璋听得噎住,有心反驳,奈何自己黑历史太多,那点抠门秉性所有人都知道,不豫的冷哼一声,没有搭理他们,而是转过头去继续同自己的完美大臣于谦闲话。

“瓦剌裹挟土木之变的声势而来,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大明建国以来从没有遭逢过这等败绩,越是这等关头,便越要示敌以强,一来挫掉瓦剌的锐气,二来也是稳定朝臣和京师百姓人心……”

“臣也是这样想的,此时示弱,只会让瓦剌轻视!”于谦眉宇间跳跃着一抹激动,深以为然。

太上皇在时,一味的宠信王振,甚少理政,皇太后又不似已逝的太皇太后那般明断,以至于阉党作乱,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他虽有心劝谏,奈何君主不听,也是无计可施。

后来太上皇北狩,胡濙等老臣商量着要立新君,最后选了宗室之中血脉最为亲近的璐王,他心里边难免存着几分忧虑。

太上皇年轻气盛,故而为祸,但这位璐王,可是比太上皇还要小两岁!

万一再选个毛毛愣愣的皇帝上来,大明就真是要完了!

哪知道这位璐王年纪虽轻,行事却甚是稳妥老辣,入京之初便咬死了名位,使得皇太后立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的计划泡汤,入朝之后又借着太祖皇帝留下的铁牌发难,一举将皇太后势力清出了朝堂,旋即又反手诛杀宦党,清明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