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现下听丈夫这么问,魏皇后当即摇头:“妾身觉得官家处置的很是妥当。唯有如此,方能给予朝野上下一个震慑,也切实有力的改变帝姬们可能遭遇的不幸命运。”

说到此处,她起身行大礼,郑重道:“靖康之变时,受辱女子何止万千?朝野、民间也时有议论,要求帝姬们殉节守贞,官家女眷与商户女子更是如此。官家将被掳之人赎回之后,使得百姓阖家团圆,固然是一大善事,然而有些极端的宗族却不肯接纳南还女子,更有甚者,竟闹出了人命,妾身身为国母,以为此风万不可长,靖康之变乃是国之大辱,天下臣民蒙难,怎么能独独苛责在女子身上呢?”

李世民将她搀扶起身,正色道:“皇后言之有理。”

此事朱元璋也曾说过,北宋时尚且有五代遗风,并不将所谓的贞洁看得很重,二嫁的妇人可以做皇后,甚至有两位宰相为争娶一名寡妇大打出手,皇室高门尚且如此,民间就更不必说了。

可是南宋之后,因为靖康之耻的缘故,对妇人的束缚陡然加重,从前锐意进取的激昂精神也遭受到了打击,全面转向保守,长远来看,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沉吟过后,便与魏皇后一道去拜见两位太后,阐明今日之事后,请两位太后联名下诏,正天下争议、明百姓视听。

孟太后本就是慈悲心肠,自无不应之理,郑太后自己有几个女儿,如何愿意叫她们受了委屈还要承受骂名?

更没有不应的道理。

只是孟太后想的更多一些,面有忧色,提点说:“我们两人自然是赞同此事的,王昪与王家如此欺辱珠珠,自当领罚,只是百官那里,尤其是文臣们,难免会有所争议,官家心里边也该有个准备才是。”

李世民从容笑道:“金人都打过了,也打赢了,朝堂上翻不出什么浪来的。”

第二日到了朝堂之上,果然有言官闻风而动,直指昨日官家施刑罚于驸马王昪及王家众人之事。

“本朝开国之后有制,尚主之家例降昭穆一等以为恭,仁宗皇帝在时,便不赞同此法,称‘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大为不妥,后来神宗皇帝继位之后,降旨称‘此废人伦之序,不可以为法’,令公主向舅姑行礼,天下震动感叹,说以公主之贵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别人?”

李世民听他说了这么长一串都没个重点,眉头不禁皱起:“所以呢?”

言官便道:“帝姬既以常礼侍舅姑,若有纠葛,便是家事,岂可以国法刑之?驸马行事确有不妥,然而官家下令将其五马分尸,问罪其家,实在有失圣明,杀戮太甚,臣请官家收回旨意!”

另有人出列附和,齐声道:“臣等奏请官家收回旨意!”

李世民被气笑了,却不急着发作,只和颜悦色道:“那诸位卿家以为,朕该当如何处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