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说完又迅速反应过来,连声道:“快去回禀皇后,这事还得她来应对才好!”

……

高祖与廖元晏一道离开郑国公府,后者便劝他:“皇后慈悲心肠,此时不过是一时伤心,过几日陛下再来,必能劝得皇后归家。”

高祖方才见过苗皇后,却不由自主的想起同自己相伴多年的徐皇后来,他以己度人,料想自己若是因为妾侍生事而如此胡为,驱逐徐皇后离宫,却不知她该如何伤心痛苦,儿女们又该怎么痛心不已。

栾正焕啊栾正焕,你办的错事,倒叫我来收场。

他心下暗叹,却也实在怜惜苗皇后,略一思忖,便吩咐禁卫往礼部去请皇后仪仗往廖府去,自己则脱掉上衣、背负荆条,再一次往郑国公府去见苗皇后。

廖元晏未曾想他竟肯坐到这等地步——古往今来,哪有皇帝能做到这一步?

他第一个念头便是此事不妥,下意识想要劝慰一二,话到嘴边,又给咽下去了。

这样也好,一来足以宽慰苗皇后与郑国公,二来也可以以此昭示皇帝仁德,不忘故旧,宽慰近来因苗皇后被申斥而惶恐不安的老臣们。

皇帝自己,是不是也同样有这样的打算呢?

从廖元晏府上到郑国公府相距不远,但也决计不近。

皇后仪仗既出,行走在道路上的人须得退避,又有礼乐之声,附近居住的达官显贵纷纷出门来探,眼见皇帝脱掉上衣、背负荆条在前,皇后仪仗在后,瞠目结舌之余,忙不迭将这消息告知家主,询问该当如何处置才好。

附近住的都是朝中重臣,听闻消息之后自是大吃一惊。

皇后仪仗所在,朝臣不得骑马,礼部尚书一大把年纪,叫家中健壮仆从背着,一路疾驰追了上去,长跪不起,力劝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以帝皇之尊负荆请罪于后宫妇人,此闻所未闻之事,朝臣百官不为,更何况您身为天子?”

高祖吩咐左右将他搀扶起来,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朕于皇后过错太甚,理应如此。”

礼部尚书无计可施,只得随从在后,一道往郑国公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