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私报要区别于邸报。

邸报就是记录,皇上发了什么旨,朝廷有了什么新举措。私报如果也是如此记录,官员们看过邸报,谁还看私报。

私报要带上观点,评论某项政策是否好。这样以来, 既能散布消息,又能对朝堂官员起监督作用。

谁为了私利在早朝坚持已见,就发在报纸上,指责他。谁的见解独到,利国利民, 就大力赞扬他。

纯亲王听着朝臣们的议事, 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太多值得记录的东西, 只用脑袋记的有准。如果能摆上笔墨, 随时记录那该多好。

一个时辰的议政,还没听够,下朝的鸣鞭声就响了。

康熙的习惯是,下朝后去上书房探视早读的太子和大阿哥,检查他们的课业,然后去慈宁宫里给太皇太后请安。请了安,回乾清宫用早餐。

纯亲王从乾清门出来,一路小跑去了上书房。看到立在门外的梁九功,指了指门里,低声问:“皇上在里面?”

梁九功沉着脸对他轻摇了一下头。

纯亲王正要问他是什么意思,从里面传来了喝斥声:“你们自己都背不出来,怎么教太子和大阿哥?没有这个能力,就说嘛,朕可以再请人。又不是除了你们,在大清国找不着认识字的人了……”

皇兄在训斥太子的老师呢,让外人听到了不好。

纯亲王对梁九功挥了个手,跑去月华门外等。这是去慈宁宫的必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