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是早早的散了, 慈宁宫里留下了太后、两位太妃和几位福晋陪着太后守岁。

年纪大了容易怀旧, 太皇太后和她们说着当年的是是非非, 一会开怀大笑, 一会儿感慨不已。

裕亲王是康熙的兄长,又是掌兵权的大将军, 此时出征在外,裕亲王福晋西鲁克氏在这些人里, 自然是说话最有份量。

说到孩子们时,她说:“过了年,大阿哥就八岁了,快到了说亲事的时候,老祖宗等着抱曾曾孙吧。”

太皇太后大笑道,“还是个娃呢。哀家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等不到抱重重孙喽。”

西鲁克氏道:“老祖宗身体好着呢,让大阿哥早些成亲,老祖宗能抱上重重重重重孙。”她一连说了好几个重,众人跟着大笑。

太皇太后十分开心,“你们都留意着, 看看谁家的闺女知书达理, 性子和顺, 给哀家暗地里透个话。太子的婚事, 哀家做不了主,大阿哥的婚事能做主。有好姑娘,咱们先下聘。”

加重了语气道,“一定要性子好。大阿哥看着乖顺,其实是个泼皮货。再来个伶俐的,两个人可过不到一块儿去。”

福晋们七嘴八舌接话,把大阿哥夸赞了一番,说是男孩子就得泼皮一些才好,如何如何。夸得太皇太后更加欢心。

西鲁克氏接着往下说:“宗亲里这两三年,没人成亲。说起来,还真是盼着谁成亲呢,热热闹闹的。”转话又道,“去年的时候,孙媳去给宫里的一位小主绞脸,也算是参加了一回成亲礼,回去高兴了好几日。”

紧接着说出了,她要说的话,“当时是贵妃娘娘安排的。娘娘能有这份心胸,又考虑得周全,实属难得。老祖宗真会选人,选的后宫娘娘,一个比一个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