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没把太子的失望当回事。抱娃本来就不是男人们该做的事。若不是太皇太后高兴, 太阿哥说要抱时, 他就阻止了。
此时搀扶着太皇太后另一边的胳膊,笑着说:“皇祖母对孩子们太娇宠了。他们仗着皇祖母的疼爱, 来到慈宁宫,一个个的都失了规矩。”
太皇太后嗔笑道:“皇帝小时候还不是这样。在外面的时候像个小大人, 来到慈宁宫里才有点孩子模样。哀家还记得,有一回是生谁的气,把哀家最喜欢的蓝花玉瓶都摔了。哀家责怪你了吗?”
康熙笑呵呵道:“没有。皇祖母把另一只也递给了孙儿,让孙儿再摔一次听响儿。孙儿的气恼,当时就消了一大半。皇祖母好教导,让孙儿体会到在皇家人眼里, 什么事都不是事。就是价值千金的玉瓶,我们看着不顺眼,也能随手扔了。”
“就是嘛。爱新觉罗氏流血拼命地打下这天下,是要干什么?就是要过舒坦日子,不受他人的束缚。慈宁宫是家, 在家里, 非但没有束缚, 也可以不用讲规矩, 咱们高兴怎么来就怎么来。”太皇太后望着前方笑道。
太子想看看大阿哥在哪儿,三阿哥在哪儿。想到嬷嬷们教导的规矩,走路不能左顾右盼,要目视前方,只好挺直了小身板跟着太皇太后的步子前行。
大伙儿亦步亦趋跟在他(她)后面。方才一个小儿的失落神色,在众人的脑海里转瞬即逝,此时只顾专注地听皇上在说些什么,太皇太后说些什么。
希望能从他们的话里分析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太皇太后心情好,除了把四位阿哥和两位公主叫过来一起过节之外。还叫了贵妃,淑妃,和七位嫔。
开宴前,照例说了些敬祖宗,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类的吉祥话。
最后,又说:“哀家听说最近大家伙儿都在调理身子,这就对了。伺候好皇帝,为皇家开枝散叶,这是正经。哀家今儿把话放到这儿,谁为皇帝诞下一儿半女,皇帝就晋谁的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