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的早朝上,除了日常的事务之外,重点谈论了反贼的事。

吴三桂是死了,他的孙子吴世藩在贵阳继皇位称帝。

吴世藩的威望与吴三桂相比差甚远,攻破长江,是不可能发生的了。

平息叛乱是迟早的事。是以,关于接下来的战事安排,朝臣们划分了两大派。

主战派提议把吴应熊的儿子和女儿全部斩首示众,震慑叛军,以示朝廷平叛的决心。

主和派提议,让建宁公主写信给吴世藩,并派人南下招降。这样能节省军费不说,还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姑母。吴应熊是附马,在吴三桂起兵的当年,他把大儿子吴世藩秘密送出了城,他和他二儿子被康熙下令绞死了。留下了不满十二岁的一名幼子和三名幼女。

以纳兰明珠为首主战派和索额图为首的主和派,身边各有一帮朝臣支持,双方僵持不下。

钮钴禄氏本来与赫舍里氏不睦,因着对康熙心有怨意,犹豫了半天,同索额图站在了一起。

朝堂上下都知道康熙主战,当初就是年轻的小皇帝力主撤藩,吴三桂才反的。钮钴禄氏这么一站,原本势众的主和派,势力更强了。

康熙心里的火苗直蹿。这帮权臣不但鼠目寸光,还总想否定他的决议,以显示自己更有眼光,更有存在的价值。

他看到钮钴禄亮德拉了拉佟国维的衣襟,担心佟国维也站到主和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