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静听完,立马回答:“不就是印一行小字嘛,这又有什么难的,行,到时候每页挂历的下面,我都印上这行小字。”
黄桦莉听了这话也就放心了,做了古董首饰盒这么多年,她至今还能说出不少首饰行的名字。
自宋朝开始,很多首饰行会在首饰上刻上商号的名字,因为有了这些商号的标志,即便百年之后,首饰行的名号也会随着首饰一样,得到传承。
黄桦莉拿起纸笔,坐在桌子上开始写书契。
她在纸上写着的内容不多,但是条例详细,包括了交工的时间,交工的数量,以及她收到的定金。
写完之后,黄桦莉又按原样写了一张一模一样的,再在两张纸上签了名后,一并递给郑晓静:“你看下还有什么交代不清的,一起标注上吧。”
郑晓静一看:“这是合同吧?”
合同这个叫法黄桦莉也是第一次听说,在古代,她管这种东西叫做书契。
黄桦莉道:“算是吧,你看我收了你20块定金了,交工的时候你再给我220元就行。”
郑晓静也跟涨知识似的,盯着这合同觉得新鲜:“我做好几年生意了,除了写收据、列订货单,还真没做过像模像样的合同呢,别说,你这么一弄列得倒清楚。”
现在社会上做生意的这第一拨人,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商业合作细节规范得并不仔细。
郑晓静很认真地看这个:“你倒是给我启发了,以后我做生意也不能马马虎虎了,得像你似的列个合同。”
说到这,她又不好意思笑笑:“小莉,我还想跟你商量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