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临阳便道:“属下明白,这就差人去办。”

李宝福就这么静静看着,皇帝这位名义上的外甥三言两语之间,处理了一位皇子。不过早在端王毒害手足一事暴露,平宣帝就当没这个儿子了,只是担心手足相残的事传出去不好听,这才将端王赶到咸娄,美曰其名祈福。

他胆战心惊,不知眼前这位未来是摄政王,还是天子。

不多时,陆长舟整理袖口,拿起圣旨若无其事往外走,走到一半,李宝福叫住了他:“陆小侯爷,三封圣旨……您选择留下那封?”

当时平宣帝留下三封圣旨,相当于将选择权交给了陆长舟,每一种选择都做好了后续的部署。李宝福作为平宣帝身边的总管太监,知道了陆长舟的选择,才明白下一步要做什么。

而这时,陆长舟折回,拿起其中一封圣旨和那副画像,当着李宝福的面烧了。他看着李宝福,道:“公公莫不是记糊涂了,圣旨哪来的三封。”

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将剩下的圣旨递给李宝福,说:“这是陛下的意思,你快去宣读圣旨吧。五皇子年幼,臣必定用心辅佐,不负皇恩。”

作者有话说:

第七十九章

从书房出来, 陆长舟一路直行,往平宣帝所在的内殿而去。走了一段,前方的路突然被高墙所挡,他才惊觉自己走错了方向。陆长舟站定不动, 犹如一尊雕像, 许久, 胸中才徐徐呼出一口气, 一拳砸在面前的漆柱上。

这一拳力道不小, 红木漆柱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周遭路过的小太监惊诧望来, 无不心惊。等陆长舟放下拳头时,漆柱上赫然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凹槽。

陆长舟死死盯着那个凹槽, 心中怒气惊愕交织, 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自己。

身侧有一池清水, 低头就能看见自己的倒影。陆长舟移开目光, 握紧腰间那枚玉佩,几乎要将之捏碎。

也是到今日,他才发现, 自己的亲生父亲不仅可恨,还非常的软弱。他做了那样的事,一直不敢告诉别人, 现在出于愧疚, 又或许明白比起周文恩,自己是更适合的人选, 因此才会留下三封圣旨, 将选择权交给陆长舟。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 陆长舟都不接受。他甚至希望没发生今天的事, 也突然明白了祖母和陆绍一直瞒着他的原因。

因为方才他将圣旨和陆宛芙的画像烧了,书房中李宝福扑火及时,但还是冒出了一些黑烟,这会正召集几个小太监处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