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关雎最终还是答应下来,她确实知晓有关漕运的事情,甚至说比黄奉瑜知道的还清楚。

她专门查过黄天朗的人物报。

黄天朗虽然将证据交给黄奉瑜,让其带入京都,但这些并非是最重要的事情。

真正要命的事情,现如今只有黄天朗一个人知道,根本没有将任何证据交给黄奉瑜。

“爱卿此时前来是有什么事情想要禀报?”承恩帝坐在上手,从一堆奏折中抬头。

“安阳侯之女怎么入宫来了?”承恩帝的视线在关雎身上一落而过,对着文矩询问,“你带来的?”

承恩帝的态度放松,但关雎的心却高高提起。

她并不认为每日有诸多奏折需要批奏的承恩帝,能够仅凭一面之缘,便能准确记住她。

除非是自己身上有什么值得承恩帝关注的地方。

第44章

文矩站在关雎身前,听到承恩帝的问话,眼神稍稍落在关雎身上,又很快移开。

“臣今日来是有事秉奏。”文矩跪下行礼,将城南小酒馆的案件同承恩帝仔细交代。

“这么说你也觉得横死在家中的一家八口同漕运有关?“承恩帝从桌案后逐渐走了下来,一步步接近关雎的方向,但问话却是对着文矩的。

“臣愿意相信关雎姑娘。”文矩顶住压力,说了这么一句。

“关姑娘可曾想过若是你算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朕听闻说关姑娘曾拜紫云道长为师,连道长都不敢如此肯定的用卜卦来参与朝中大事,你怎么敢?”承恩帝的语气陡然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