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角增加了,意味着火箭弹可以上升的高度增加了,同样也意味着射程相应的变近了一些。
当然,这种微调就不需要去调整发射的时机了,事实上这种事儿也不需要高峰去操心。
什么角度下在什么位置发射,这些都是硬性标准,是他们之前用了上前颗炮弹试验出来的结论,是每一个投掷兵都必须要牢牢记在心中的,是哪怕忘了自己叫什么,忘了自己家中有几口人也必须要张口就能背出来的。
新的射击角度调整过后,炮击的效果果然又提升了上来,而且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直接击中骑兵通道,一次性带走更多的敌人。
而这个通道就是两个炮弹爆炸的中间区域,那片区域因为没有炮弹爆炸,没有击伤,所以为了躲开因为踩踏而导致的意外伤亡,后方骑兵改变方向从这里通过的通道。
高峰这边忙的火热,前面的步兵们也渐渐的忙碌了起来。
炮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敌人,但是却能减小某个区域内敌人的密度,这也能大大的减少他们的防御压力。
‘砰……砰……砰……’
随着开头的骑兵进入到射程范围内,站在第一排的步兵迅速的扣动了手中的扳机,然后看也不看的便蹲了下去。
动作麻利的将手中的枪斜着放倒,装药,塞纸,塞入弹丸,然后拿着一根小铁棍子用力的捅一捅,再然后从瓶子中倒出一些黑火药在外部,大约不到十五秒的时间便完成了新一轮的装填。
“干他娘的……”
当听到这句各什约定好的口号后,前面蹲下的三排士兵迅速的站了起来。
为了避免误伤,避免各自被友邻的什的口号错误引导,拼在一起的两个什在战前会商议一个与周围什都不同的口号,由最后一排的士兵来喊,当听到这句口号的时候前面蹲着的士兵就可以起立射击了。
第一排士兵早就装填好了弹药,直接朝着前方便扣下了扳机。
大约不到两秒后,第二轮的射击就完成了,然后接着蹲下装填弹药。
紧接着第二排,第三排。
最咸鱼的就是第四排士兵,他们压根就不需要蹲下去,因为他们后面已经没有人了,前面的三排蹲下去是为了给后面的人让出射界,避免误伤。
按照现在这种速度,每名士兵一分钟可以发射三到四枪,具体多少要看个人的速度和团队的配合默契度。
四列也就意味着这片区域内,每分钟加起来可以发射十二到十六枪,再乘以四排,一台卡车上的步兵一分钟能够发射出去四十八枪到五十二枪之间。
这个发射速度对于骑兵来说好像不算快,但这仅仅只是一条宽度只有不足六米的防线上。
换而言之,六米的宽度,基本上也就只能容纳两名骑兵并排冲锋了,就算现在匈奴人多一些,他们也没再这么点的区域内挤下三名骑兵。
因为空间不够,战马奔跑起来也不是一条笔直的线,稍微有一匹战马跑歪了一点,俩人就直接亲密的接触上了。
虽然战马在奔跑中并排接触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危险,但问题是战马都挨到一块了,就问你战马上的骑兵还怎么打仗?
他连挥舞兵器的空间都没有了,若是强行挥舞的话,第一个倒霉的绝对是他身边的战友。
再者骑兵冲锋不仅需要预留安全位置,还要预留给对方骑兵通过的空间,不然马头撞马头,到时候俩人一块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