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解决通过性的问题了,未来的战场主方向主要有三个特征,西域那种戈壁沙漠,北方草原,南方丛林沼泽。
这三种地形对于车辆的影响完全不同,架桥什么的刘破奴就不想了,他倒是知道车桥怎么造,可是他造不出来,没那个相应的技术,就算强造出来也不过是一次性的,扔出去就很难收回了。
所以可以预料到的是,不管将来去这三个地形中的哪一个地形作战,陷车,障碍物都是不可避免的。
解决陷车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搞个履带式,那玩意儿对于沼泽泥地什么的有着天然的优势,清除障碍物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铲车。
所以这个问题也解决了,直接将一台车的车轮改造成履带式,然后在车的前面增加一个铲斗,既能拖拽陷车,还能充当清障车,一车两用,完美的很。
当然,动力问题当然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改造是简单,但前提是改造完成之后要能够拉动陷进去的车辆,不然不就等于白改造了嘛?
刘破奴当即对自己位于未央宫中的核心科研机构下达了最新的命令,制造履带式拖拉机,以及研究一款能将十斤左右重的铁球抛到四百步左右的投掷器械,要求只有一个,能够装到车上就行。
然而让刘破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核心科研机构早已不是刚开始时候那个一问三不知的机构了。
里面的人天天啥事儿不干就在研究这玩意儿了,改进成功了多少个项目暂且不说,起码是吧现在现有的东西给研究的明明白白的。
“殿下,将轮子换成那个履带倒是不难,可问题是怎么解决转向的问题?”一名研究车辆的老技师在听完刘破奴的描述和看完简易图之后当即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拖拉机为什么要做成手扶的?
不就是结构简单,不需要设计转向系统吗?
现在他们已经可以造出四个轮子的拖拉机了,这也就意味着车头的空间增加了,可以装载更大的发动机了。
但转向系统用的依旧是直转系统,也就是一根转向杆连接车轴,通过转向杆来控制车轮的变动幅度,那玩意儿刘破奴看一眼就明白了,简直就跟后世的儿童四轮电动车的转向系统是一模一样的,转向的幅度有限,不如手扶拖拉机那么大,但好歹是能通过转向杆转向了。
至于车身的动力啥的,那就更简单了,直接搞成后置驱动就完事儿了,这样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约前面的空间,一人在前操作,一人在后面烧火就行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司机的屁股有点热……
“需要转向的时候一边的履带不动不就完了?”刘破奴下意识的说道,后世的履带式不都是这么转向的吗?
这玩意儿还能难倒自己?
闹呢?
“殿下,这个真的做不到……”老技师不由得一头冷汗,心中暗道这殿下的脑洞是真的大,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方式都能想出来。
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但是现在的技术是真的做不到,这就是诚心刁难人呢!
不过倒是可以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
“那就前面用车轮,后面用履带!”刘破奴也意识到自己的要求好像的确有些高了。
履带虽然很好,但也不是谁不谁都能玩的,现在的大汉连个蒸汽机都没玩明白呢,直接上履带的确有些太刁难人了。
不过还好,刘破奴战争片没少看,前面车轮后面履带的战车也同样没少见,虽然有一定的缺点,但起码通过率要比全是履带的车辆要好太多了,而且速度也会稍微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