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掀桌子式的成果,对我们都是一样的!

《科学家发现空间湮灭力!》

《物理学界最新进展,湮灭力,引力的微观诠释》。

《这将会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物理发现》。

……

……

这么多震撼的标题一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新专业的学者点进去却发现只是一篇翻译自中国的文章。

文章的原作者是王浩,放在数学界也有点名气,但根本和物理完全不相关。

所以什么‘科学大发现’都是假消息,或许原作者也就是写一篇物理畅想文章而已,结果就被认为是大发现……

他们只能吐槽小媒体太不靠谱。

其他的学者看到消息也只是一笑而过,但是有相关的学者看到就想很多了。

比如,芝加哥大学的亚历克斯-布罗恩教授。

亚历克斯-布罗恩在著名的费米实验室工作,是hyerc实验,也就是研究‘c破坏’的主导者。

hyerc实验,每一次都能制造出海量的科西超子,来帮助发现科西超子衰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c破坏’问题。

布罗恩是坐在办公室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了《微观物理:空间湮灭力》的翻译文章,他最开始只是看了一眼,还觉得内容很有意思。

但是仔细深入一想,顿时用力绷住了神经,还马上找了一下王浩的资料。

看到对方是个纯数学学者,才长呼了一口气,感觉轻松了许多。

如果对方是一个出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或是相关研究的参与者,再能拿出什么有力证明,就会是对于hyerc实验的重大打击。

文章中所说,空间湮灭力可以湮灭‘质量单位’,而正-负科西超子衰变的c破坏信号,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质量单位’,换句话说,hyerc实验永远都不可能发现c破坏信号。

那么实验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即便对方能够拿出一些证据,也不能百分百证明湮灭力就一定存在,微观物理的研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hyerc实验能否进行,决定方是经费方更相信哪一个结论。

显然,hyerc实验投入大量经费,却一直找不到c破坏信号,很难成为被信任的一方。

“幸好……”

“这只是物理畅想,而不是研究结论!”

布罗恩再看向那篇文章,甚至感觉有些后怕,“该死的,它最好是永远都不要再出现了!”

……

其实就和亚历克斯-布罗恩的反应类似,一项深入的物理发现,可不止是个研究发现,还会影响很多人。

王浩的研究内容针对‘c破坏’,就有点‘直接掀桌子’的感觉,只要能证明空间湮灭力存在,一切有关‘c破坏’的实验,都会被证明是无用功。

不管是hyerc实验,还是谱仪探测实验,继续进行下去都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了,他们可以转变方向去测定湮灭力。

这就是后续问题了。

王浩可没想的那么深入,他只是耐心的做分析研究,用了一个多星期,才完成了前面的计算机分析内容。

这个研究并不用截取所有的数据,而是截取一部分数据就足够了,因为其他数据的分析得到的结论也会一样。

后续的一个星期,他则在做更有难度的数学分析。

计算机分析只是得到一部分结论,他要根据这些结论做繁杂的数学分析,其中最有难度的部分牵扯到函数塑造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就用了五天时间。

从完成s级难度的研究,一直到完成最后的分析,终于花费了十八天时间,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他完成了所有的分析,发现了谱仪探测数据中,正-负科西超子衰变过程中的异常信号。

异常信号反应的是,科西超子内部奇异夸克,信号在某一时间节点的迅速下滑,甚至可以理解为瞬间消失。

这种消失是异常的,没有经历时间跨度,就迅速消失在空间中。

反应到分析里,就是最终的衰变函数出现了图形断裂,仿佛是被用手抹去了后面的部分,跳转式的变成了‘0’。

看着电脑上四十一页的论文,王浩的心里也产生一种巨大成就感,然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该怎么投稿呢?”

这种针对大型物理实验数据分析的研究,一般还是要经过实验组的评审,差不多等于是做学术报告,随后才会发表出来。

如果是直接投稿根本就不可能被接收,因为没人能做实验分析研究的审稿人。

他想了一下,就和张益方约了个时间,找了个空闲进行了视频通话。

“张院士我做了个正-反科西超子衰变数据的研究分析,证明实验中存在信号的异常消失,这种研究论文该怎么发表?”

对面的张益方顿时惊住了,“什么,你找到了异常?你确定吗?什么样的异常?”

王浩解释道,“就是信号,异常消失,在某一时间节点,突然就没有了,我认为这和一种空间的力有关。”

张益方听的有点耳熟,试探性的开口问道,“你说的不会是那个空间湮灭力吧?”

“对啊,我根据公开数据做了分析证明,当然,真实发现只有信号异常消失。至于空间湮灭力,你可以理解为,只是我对于这个异常的判断,其他人也可以有其他判断。”

张益方憋了一口气,苦笑开口道,“我听到你的说的消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

“如果你的分析是正确的,不管怎么去理解,对我们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