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大夏不夜城,计成,制霸神洲,孔家来人!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5791 字 2022-09-22

只是刚才已经解决了,通过合伙拉人,得利者越多,事情越稳。

第二点,复制问题。

天下商人可不蠢,看到这样的东西,自然而然都想搞,成本三五十万两黄金,一些大商人聚在一起凑一凑,真不是一件难事。

这个问题很重要,顾锦年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很简单,品牌效果,说直接点皇帝钦点商会,营造出第一家和正宗影响,即便是有复制品,也不会说被直接抢占市场。

第二个就是独特性,这个独特性,顾锦年想的也清楚,那就是搞出大量独特性的东西。

别人想复制都复制不了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就必须要让工部来做。

这是顾锦年目前的想法,至于剩下的,只能慢慢去想了。

“此计若是成了。”

“可不仅仅只是银两这么简单。”

“天下王朝都推不动的宝钞钱庄计划,可就要落到我手中了。”

“大夏宝钞,以票换物,钱庄一开,天下在我。”

顾锦年靠在书桌上,眼神当中满是平静。

一切的计划,其实都是围绕推行宝钞,这个计划才是真正的大头,掌控天下经济命脉的大头。

天下没有一个统一货币,白银也好,黄金也罢,都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统一价格,各国百姓都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地方收黄金,有的地方不收黄金,有的地方流通白银,有的地方只接受铜钱。

而且金又分好几种,白银也是。

宝钞是所有王朝都想推广的,但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国内百姓不接受。

国外百姓更不接受。

因为缺少了一个‘度量单位’,如果是古代就简单点,拿黄金来做度量单位,可问题是黄金不行啊,对于百姓来说,宝钞随时可能变成一张废纸,危险性很大,不安全。

可如果出现了一个另类替代品呢?

大夏商会,只要你有特定的宝钞,你在这里可以买到你想买的一切东西。

如此一来,这种危险性降到最低,然后再给点好处,用白银黄金兑换宝钞,你存成死期,回头每年给你三厘利息,你不是血赚?

不说一下子所有人都认可,但随着时间过度,三年五年后你发现,大夏商会一直坚挺,身边的人都在用,这个时候你还忍得住吗?

而且等所有人去习惯了商会,形成了垄断,直接对外宣布,以后不接受黄金白银铜钱结算,必须要用大夏宝钞结算。

你咋办?来一句那我就不去呗。

行啊,那你买个东西,去完东市去西市,来回折腾一趟后,可能还买不到,你气不气?

你只能妥协啊。

毕竟超市理念就是‘便利’、‘简单’、‘货全’。

一但大家都同意了,再潜移默化个三五年。

直接成立国际钱庄,统一衡量,统一划分,根据各国情况,进行调控货币价格兑换比例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虽然工作量恐怖无比,但这可以解决。

问题肯定有不少,可江山代有才人出,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麻烦解决麻烦。

只要能稳定下来。

大夏宝钞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

那个时候,就可以亮出爪牙了。

殖民全世界。

还打个屁仗。

就好比匈奴国,最牛批的是什么?是战马对不对?

但战马饲养难不难?

过程多复杂?

培养麻烦不?

直接在匈奴国找一种水果或者是某种能被大众接受的东西,高价收过来,通过营销等等方式,推广全世界,大家购买,匈奴国百姓赚了银子,美滋滋,笑嘻嘻。

赚了银子买房买马,从穷苦百姓摇身一变,变成富家翁。

其他匈奴百姓看到以后会怎么样?

肯定跟风啊,你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家里的几亩田直接废掉,全种这玩意,或者养殖。

总而言之,看到别人赚钱,比我亏钱还难受。

整个三五年,价格越来越高,这帮人赚的越来越多,关键时刻,让匈奴国归还十二城。

什么?你不还?

那就开战。

哈?你不怕?

好,准备开始打仗,不过先不打,让礼部走个程序,程序走的过程中,这边商会开始干活了。

下架。

直接把你匈奴国产品全部下架。

不但下架,再写一篇文章。

各位匈奴客户你们好,这是一封致歉信,由于两国开战,以致于大夏商会陷入了两难之境。

商会交通地带被直接封锁,出于无奈,我们只能向你们道歉,战争未结束之前,无法上架你们的产品,同时大夏商会也无法进行供货,将进行长期停工阶段。

不过请放心,等两国交战结束后,将有序恢复。

文章发表完,就可以静静等待匈奴国内乱了。

大夏王朝这边根本不需要出兵,守城就好,谁跟你打啊。

所有种植或者养殖的商户,集体爆炸,百姓更是叫苦连天,手中的大夏宝钞瞬间就不香了。

而且你也不能怪商会啊,人家商会也想赚钱,可问题是两国打仗,所有主要交通必然会被封锁,谁家打仗两国还可以互通?

明送间谍?

一但内乱,朝廷压不住,因为涉及的不是一个百姓那么简单,是全国百姓。

所以匈奴国只能出面妥协,或者不要命了,直接开战。

那行。

继续守城。

你一百万大军过来攻城。

我就一百万大军过来守城。

看看到底是你打的快,还是我们守得快。

耗你一个月,你国家经济直接崩溃,民不聊生,内乱四起,这个时候拿一笔银子扶持内部一些王爷。

剧本无非就是,某个匈奴王爷,率领千军万马,一声怒吼,兄弟们,随我清君侧。

然后换个皇帝,同时将十二城交出来,重新恢复贸易。

如果新登基的皇帝觉得,这大夏宝钞不能用,要慢慢换一个,我要推一个属于我自己国家的东西。

那更简单啊。

打价格战。

继续内部策反。

价格战相当于是战争补偿,宽慰百姓的心。

内部策反很简单,这大夏商会到了匈奴国,其中利润肯定要给一些匈奴王爷或者是皇亲国戚啊。

说句难听点的,甚至下面人靠这个商会都能赚到银子,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做生意赚。

不是那种鱼肉百姓,丧尽天良。

打压大夏商会?

那你就是跟一群人为敌啊。

总结就是两个字。

利益。

只要受益者多,那么就不是一个帝王或者是一个人可以抵抗的。

杀也没用。

下至百姓,上至文武百官都不答应,你皇帝又能如何?

把文武百官杀光,下一批其实换汤不换药。

而百姓就更别想了。

“读书多,就是有好处啊。”

书桌面前。

顾锦年继续提笔,脸上不由洋溢起笑容来。

当然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个,那就是有老大带头翻脸,譬如说中洲王朝察觉不对,带着大家一起翻脸,直接把产业全部抢走,保留基础,独特性的东西不要也无所谓。

所以这个就必须要依附大夏王朝,只要大夏王朝越来越强盛,那么想翻桌子的成本就越大。

谁翻桌子就干谁。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这个计划,本身就需要一定时间去推动,这些时间,也足够大夏王朝快速发展。

当然,计划如此美好,还有一个点就是,?

?家经济发展必须要良好。

百姓兜里没钱,说什么都是虚的。

所以想要长期发展,还是要做很多事情。

但这个计划,绝对没有半点问题。

很快。

顾锦年开始画图。

有几样东西必须要先搞出来。

玻璃镜子,鸡精,细盐,这些东西必须要搞出来。

别看都是些普普通通的玩意。

可这些东西,接地气适合大众,尤其是玻璃镜子,这玩意一出,只怕要风靡整个神洲啊。

而鸡精,私盐,就更别说了,鸡精这玩意是调味品,征服百姓的胃。

然后便是细盐,盐是最大的杀器,百姓家的盐都是粗盐。

细盐是皇室的东西。

不允许民间买卖,一来是掌控税收,二来是精细盐这玩意很搞出来。

可以当做‘货币衡量物’,所以不可缺失。

卖盐这个事情,顾锦年必须要找陛下铺垫铺垫,毕竟盐这玩意,就是纯粹的从朝廷嘴巴里抢肉。

但私盐是吸引客流量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手段,没有之一。

要想办法,让陛下答应。

唯一的办法,就是给银子。

买贩盐许可证,毕竟说句不好听的话,朝廷卖盐能赚多少银子?

无非就是通过高价卖来赚取银两。

而高价的原因,还是因为制盐手段垃圾,否则的话,如果能制大量盐,王朝也巴不得家家户户能吃上啊,薄利多销也是血赚。

不至于被那些盐商私底下偷偷贩盐抢生意。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必须要做一个长期铺垫,不可能直接能成功的。

顾锦年心里有数。

如此。

到了第二天。

顾锦年一天一夜没睡,而书桌面前,堆满了一张张精密图纸。

制作方式和制作过程,顾锦年全部搞定了。

吃的喝的用的,包括农业工具,全部折腾出来了。

搞定以后,就交给派来的工部官员,让他们好好的研究和打造。

甚至顾锦年连大夏不夜城的地下设计图都搞好了,水道工程必须是第一,搞不好这个,其他都是多余的。

至于有些技术上的难关,顾锦年打算依靠仙道手段来解决。

等这些搞定后,顾锦年还要去问问瑶池仙子她们。

否则的话,很多事情不好开展。

东西搞定。

顾锦年起身,打算去找工部的人。

可刚起身。

敲门声便在外面响起。

是王富贵的。

“顾兄。”

“孔家来人,说要来拜访您,正在书院大堂等候。”

随着王富贵的声音响起。

顾锦年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