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
这是石崇礼在发言,别以为这厮就是个跟屁虫,虽然在战略上他不怎么样,但许清绝不会小看他;
上次石崇礼在京西南路的表现堪称完美,他没有急着和许清抢军功,却在民政上亲力亲为,这种行为充分说明,他明白自己的弱点和强项在哪?
有这份自知之明的人,绝对不简单,事实证明,最后许清主动推掉功劳,石崇礼成了襄州平乱的最大收益者。
赵祯犹豫了一下说道:“众聊所言虽然有理,但如此一来,我大宋岂不是要直接与辽国交兵?河北的防线是不是尚嫌薄弱了些”
一听赵祯这口气,许清满心不滋味
宋太祖时期,大宋无论是军心或是民意,都是极其自信的,但是自从赵老2折戈幽州城下,大宋的精神脊梁也随之被打断了
后周柴荣到宋太祖赵匡这段时间积累起来的、那种睥睨天下的气概一泄而光,整个大宋上到君臣,下到百姓,都患上了深深恐辽症。
许清一直想不明白,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血气,为什么就经不起一次挫败呢?
赵老2是败了,但从国力上来说,并未损尽大宋元气,国力上依然是辽国不能比拟的。为什么就不敢再次振作精神,整军再战呢?
“陛下,我朝自去年裁军整训,已历时一年有余,各军将士无不斗志昂扬,如今辽国近二十万大军远在西夏,河北方向空虚,咱们不去攻它辽国已是万幸,何复惧之?
况且,若是我朝不出兵,任由辽国吞并西夏,到时更是雪上加霜,陛下,此时不是犹豫的时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许清话一落,这回不光是石崇礼,在坐的大臣全部出言规劝,辽国虽然可怕,但是不出兵后果更可怕
韩琦和范仲淹等人毕竟在西北作战过,多少有些血气,许清不担心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赵祯这个‘仁’宗打小被刘娥压着,把血气就压没了,性格优柔寡断
“陛下”
赵祯终于开口道:“好,就按众卿所言加强河北、河东防备,着令陕西四路备战”
许清这才轻轻舒一口气,大宋整军备战一年多,最终目的就是平夏驱辽,甚至灭辽,但到了这骨节眼上,赵祯却犹豫不决,遇上这样一个温吞水的皇帝,感觉比领军上阵作战还累,老怕他哪条神经一时不对,作出软弱愚蠢的决定来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