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581 字 2022-09-21

“大爷,你不是说要把边防军再扩大吗,扩军,要抓紧”

袁世凯点点头,见爹点了头,袁克定又补充道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第二期模范团办起来,而且要比第一期模范团的规模大,现在边防军军官差额近千人,要等第二期办好补上去,而且还要训练多的军官,这样一样,边防军至少还能再组建四个师,这样一期一期的办下去,不出三年,至少能练六十万边防军”

听着袁克定这么说,袁世凯却是在心下暗叹口气,自己这个儿子总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太过简单,若是什么事都像他说的那么简单,那事可就容易办了,这练兵练兵靠什么练?靠银子,没有银子练什么兵,练兵六十万军,要花多少钱?

虽说略有不满,可袁世凯却没说什么,只要自己这个儿子明白什么最重要就行了,在中国,无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枪杆子,天真如宋教仁、心思如李致远,都没看清这点,或许李致远看清楚了,可他到底还是要把兵权交出来

“第二期军官模范团”

在迎宾馆内,看着同自己一起来到京城的肖潇,他是韩武给自己推荐的“侍从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但时机合适,他就会出任“内务部队长官”,可以说,他将是未来自己立足中央的根本,将手中的刚刚得到的密件递给他,李子诚又补充道

“咱们的大总统又要成立第二期军官模范团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尤其是“民国叛变”后,袁世凯削弱地方军阀的办法就是采用各种借口,将地方军阀请到北京,成立将军府,以高官厚禄养起来以绝后患,处理完外部的威胁,袁世凯开始将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北洋军,经过多年的整编与扩充,北洋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而这庞大的军力分属在几十个将军名下,深知那些军队几都变成那些将军的“私军”的事实让袁世凯感觉到深深的不安

“民国叛变”之后,袁世凯生怕自己的部将尾大摆脱不掉成为个人势力,这个成为个人势力主要是冯国璋和段祺瑞,段祺瑞一直在北洋军中抓军事教育,北洋军的军官全是段祺瑞的学生,段祺瑞,袁世凯对他有猜心,冯国璋呢,因为冯国璋这个人和原来清朝权贵好,人缘好,所以袁世凯对他也有猜疑心他渐渐的意识到,段祺瑞有些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了在段祺瑞的身上袁世凯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他开始设法削弱段祺瑞的权力成立统率办就是为了限制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大老的军事

除了限制以段祺瑞为首的几位北洋大佬的军权外,袁世凯还迅组建了一支完北洋军的军官模范团,甄选了北洋各部的精锐军事并且装备精良,同时这支部队,建立后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忠事元首、不入党会袁世凯希望能在北洋军之外,重打造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办这个模范团,通过由他自己亲任团长,陈光远任副团长,袁大总统成功的把军权,至少一部分军权重抓了回来,而在组建这支部队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克定的班底也深深地嵌入进去,可以说,模范团在某种程度就是袁世凯的“御林军”,模范团去年9月成立,再到十月扩编,十一月正式编成边防军,到现在编练了四个师,虽说仓促了一些,但总算还是袁家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第二期模范团办起来之后,到明年,大总统手中的嫡系军队,不会少于三十万”

虽说嘴上说着三十万,可李子诚却深知,如果年底前达成出兵欧洲的协议,边防军改组参战军,到那时,别说是三十万,就是编练百万陆军,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第二期军官模范团的规模将远过第一期,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其不同于第一期,除去从各师抽调中下层军官外和保定军校生外,恐怕还会向面向社会征招一批有学识的青年人,以充实基层,这样的话,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笑看着肖潇,李子诚拿出了一份文件,那份文件是韩武给自己准备的内务部部队官佐名单,林林总总近三千人,虽是三千人,可那三千人却无一不是从二十万江苏陆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年青军官或年青军士,如果需要的话,依靠这支队伍,在半年内就能拉起一支不少于十五万人的内务部队

“心韧,这一次,你可要割爱啊”

“先生……”

瞧着那份文件,肖潇立即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趁机把“自己人”安插到模范团之中

“添仁给我准备了三千人,这一次,我要抽走八百人,怎么样?”

“先生,”

眉头微微一皱,虽说对抽调人手进模范团没什么意见,可肖潇却还有些其它的顾虑

“他们并非中央陆军出身,加入模范团的话,会不会受到打压,如果这样的话,恐会得不偿失”

在中央陆军服役的亲身经历使得肖潇对于“打压异已”极为反感,同样也深知这是中央陆军的传统

“那要看,第二期军官模范团团长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