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改变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585 字 2022-09-21

在清末时,质优价廉的进口棉制品以及外资棉纱厂长期主导中国机制棉布的市场。至1913年末,中国自有及外资棉纺织厂仅有37家、纱锭12228万枚、织布机29389台,而日本已有棉纱锭1984万枚,但因公司提供廉价分期付款的棉纺设备,棉纺织工业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总计1913年年底至1914年上半年,纯为中国民族资本所投资之新设棉纺织厂共有35家之多。

大战爆发后。国内外棉制品需求的激增使纱价高涨,而原棉供应国内利润渐增,使得自产自销的原棉供应趋于稳定,粗织纱布成本大幅下降,利润增长极其显著,而这些新建企业刚一投产即逢值这一高利之时。尽管新建企业大尚未投资,但中国的棉织企业在两个月前,产能规模便已经超过日本。

而且现在这些企业无不是利市投资,可以想象在市场利润的刺激下,这些企业必定会进一步继续扩大生产。扩建新厂,而且供应企业机械设备的正是现在国内唯一的机械生产商——公司。

在离开无线电公司之后,一行人来到正在施工建设的一片工业区,工业区内尽是一派繁忙之色,被围墙分割的厂区内。完工的、接近完工的、刚施工的厂房一栋挨着一栋。

“这些工厂都是贵公司投资的工厂吗?”

打量着这些规模显然不大的工厂。柏文蔚有些疑惑的问道,曾经出任安徽督军的他,对皖北的变化,除去惊讶之外,恐怕也就只有惊奇了。

不过与其它人相同的是,这一路。尽管只是沿着陇海皖北路矿支线参观,却也让他看到一个新的希望。这种希望不同于革命、不同的变革,而是一种整体上的希望。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沿线的这一座座厂矿。

“柏将军,这些企业大都是投资商创办,不过公司对其中一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他的回答却让所有人一愣,外人在附属地内投资到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在附属地内没有任何苛捐杂税之说,这一路上,他们没少见识铁路用地管理机构的“服务”,李致远把整个附属地当成“饭店”,管理机构的雇员则就是这座饭店的服务员,虽说“店大”却见不到任何欺客之举,这些人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是这样的,众所周知我国的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英、美、日等国无法相提并论。虽说欧战爆发后,国内工业与生产环境的改善、列强撤资等对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刺激,但在技术人员方面,技术人员短缺却是一时难以改变的,虽说各大工厂自主成立技术训练班或技校,以满足人才短缺的需求,但对于这些新建企业而言,人才短缺可以说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

在提及技术帮助的时候,严同生的脸上尽是得意之色,在他看来,在全世界商界,如公司这般大度、有前瞻性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恐怕也就是只有公司了。

“早在两年前,公司就在连云港设立了专门技术学校,除去培养公司企业所需要技术工人之外,还培训了数千名轻工企业技工,这些技工大都在合作企业进行实习,每当有人欲创办企业的时候,在采购机械阶段,公司就会向他们提供部分技工,帮助其培训工人,而这些“援助技工”会在其企业步入正轨后,自由选择是回公司,还是留在援助工厂……”

当然他并没有提到,大多数援助工人最终都回到了公司,除去公司的报酬和齐全的各项保障之外,公司鼓励那些技工继续深造或实习,最终将其培养其成为更专业之技术人员或棉纺织专家,在这一点上,却是其它企业无法给予的。

“除去直接技工援助之外,公司还会向其推荐工厂毕业地连云港商科学校的管理人员,以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泰勒化生产方式在国内实业界中进一步推广,以体罚为管理工人主要手段的包身工、工头、文武场等旧式管理制度在新兴企业中均被淘汰,现在这些企业无论是设备或是管理上,都毫不逊于欧美国家同类企业。”

在提及“连云港商科学校”时,同样毕业于商科学校的的脸上尽是骄傲之色,作为商科学校的第三期毕业生,通过过去一年的工作以及和同学们的信件往来,他清楚的意识到,在未来的中国。连云港商科学校的影响力,将不逊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美国商界的影响力。

为了帮助那些“不懂实业”的士绅能够成功的创办企业,公司通过银行和他们签署了的合同,通过机械设备的分期贷款,银行为确保贷款安全,向企业派出现代企业管理人员。从而确保企业主可以在企业内使用现代管理体系,而那些管理人员无不是商科学校毕业生。

最后,随着那些企业的成功商科学校的毕业生会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国商界会出现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商科群体”,五年。也许十年之后,连云商科在中国商界的影响力,将是无人能及的。

不过,对于黄兴等人而言,在严同生的脸上流露出自豪之色时。只是礼貌的笑笑。这一路上,他们的认识的很多铁路用地、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商科学校毕业,显然眼前的这位同样也是,想到商科学校的校长是泰勒,那位知名的企业管理大师,他们流露出这种神色倒也在情理之中。

“严主任。我有一个问题,我注意到这里并没有发电厂。这些企业的用电如何保证,还是这些企业要自备动力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