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丝
看似不起眼的生丝竟然……这是日本的命脉眼前一亮,李子诚慢声细语的问道。
“那发展生丝业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在方之玉的介绍下,李子诚还真有了投资生丝业的想法。
“董事长,十几年前,有德人任海关税务司名苦拉英互稀氏,曾上书清政府,请于各省会力图蚕业教育行政,改良养蚕制丝,教唆子弟,分布各州县,以促蚕业发达,为富国要政,不过清政府并未理会,其实,生丝质量的改进是由于技术以及缫丝工艺的机械化,前者,早在十六年前,我国即开始设立蚕学馆,而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也先后设立的蚕业学校,而民国后,因政府要求和生产需要,各省纷纷创办蚕业学校和蚕科,在蚕种上,我国蚕种优于日本,既改良也是为增加产量,而最为重要的是缫丝工艺,厂丝质量远优于作坊丝……”
听着方之玉的介绍,李子诚只是不时的点着头,最后问到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去年咱们中国生产多少生丝?”
“嗯……可能,差不多应该有二十五万公担样子”
“日本呢?”
“十五万公担”
“他们出口多少?”
“十四万公担日本人以不用生丝为爱国行为”
“咱们的产量是二十五万公担,只出口八万公担,日本却把总产量的90以上都出口了”
不用问,李子诚都知道原因,日本的生丝业原本就是以出口为导向,而中国生丝却是内销为导向。
“可即便如此,仍不能满足欧美市场需要,欧美每年需生丝原料超过百万公担,其中有五十万公担不能满足”
“五十万公担啊”
相比于方之玉的忧虑,听着他的这一番解释之后,李子诚非但没有一丝忧虑,反倒是露出了欣喜之色。
“这一年可就是六亿两的市场”
用力一拍手,猛的站起身来,李子诚断然说道。
“藕初,现在,立即开工人造丝二厂,要把二三厂的产能都在这一期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