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县的县学建在城东,依山傍水而建,与县衙有一段距离。通州为中县,县学生员的编额为四十人,有学田一顷五十亩作为供养。
县学之下,在乡村里有私塾。私塾承担着地方上基础教育的重任,县学是考上秀才,也就是生员才有资格就读。若只是童生,是进不了县学的。县学之上,便是府学。在县学中成绩优异者,可入府学读书。
府学之后,便是中央官学。但中央官学,如国子监、太学等主要是为京中官宦子弟提供教育,很少有寒门子弟。
且自□□皇帝大力扶持各地书院,一时间私学兴盛,人人皆入书院读书。地方官学和中央官学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生源上,竟都比不过书院,官学大有衰落之势。
从通州县到扬州城,若是走水路,只有两日的路程,急行更是一日便可到。可这不近不远的距离却着实让通州县有些尴尬。
扬州虽是学风昌盛之地,但大多书院还是建在扬州城内。而通州县这不远不近的距离几乎直接导致好的师资和生源全部都流入扬州城内,自己的县内却只有一座县学。
通州县下辖在扬州府内,为中县,有两千三百户人口,其中有七个两百户以上的大村落和是十一个不到百户的小村落。
除开一座县学,在官府登记的私塾只有两所。虽说大多私塾并不会到官府进行登记,但林如海已经问过县丞了,县丞跟他说他知道就是县城内有两座私塾,还有李家村和周家村各有一座私塾,其余地方的他便是不是很清楚了。
从上面几组数据便能看出来,通州的基础教育情况很差,绝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可这又实实在在不单是通州县的问题,可以说是全国的通病了。
贾敏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县学。
因着林如海和贾敏都穿着寻常的衣裳,所以还是县丞亮了身份他们一行人才能进去。
“哎呦!”
贾敏低呼一声,和一个拿着书的男子撞到一起。
“敏敏!”
“夫人!”
林如海和若菊同时惊讶地喊道。
因贾敏站在林如海的外侧,刚刚她们刚穿过一道垂花门,便被一个直直从左处走过来的年轻男子撞到了。
“没事吧,敏敏?”
林如海一把把贾敏护到自己身后,担心地问道。
“我没事。”
贾敏摇了摇头,只是轻轻撞了一下,没什么事?
听到贾敏说没事,林如海才看向刚刚那个撞到人的男子。看着那男子看向贾敏的眼神,林如海微微眯了眯眼,不爽地又往贾敏前面站了一点,把贾敏严严实实地挡在自己身后。
这个男的盯着敏敏看的时间有些过于长了。
一旁的县丞看情况好像有些不妙,赶紧咳了一声提醒苏昭。
听到咳身,苏昭才恍惚入梦初醒,忙问道:“姑娘没事吧?在下刚刚看书看得入迷,一时间没注意到有人过来了,这才冲撞了姑娘,实在是失礼。”
“我没事的,公子不必担心。”贾敏从林如海的身后走出来,笑着说。
县丞看了眼林如海的脸色,心道不好,赶紧又咳了两声,打个圆场。“苏昭啊,这两位是咱们通州新上任的知县和知县夫人,今日是特来县学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