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看完了,将信收好后便将丝桐叫过来,收拾一下随身之物,明日不致忙乱。
第二日午饭后,老太太就宣布了回府的决定,然后先派了管事的先回府通报,又派风嬷嬷到外院通知贾政,并向林如海告辞。
贾府一行人来别院时日不短了,年节将至、荣国公府中自然是千头万绪的,因此也只虚留了一回,就道日后得空再来。
而后林如海立刻吩咐成嬷嬷,带着丫鬟一起帮贾府中人收拾,又吩咐厨下备了各样点心、花露、水酒,带着路上吃。
贾政思及一旦回府,要再去外室留宿便会被家中发觉。因此万般不愿,但是老太太说如今他院中没有个当家的,便不得不跟着一起回府了。
回到府中已是黄昏。贾史氏早就命厨房备下了全家宴,众人也略休息了一会,就在荣禧堂后头的抱厦里头上摆上饭菜。
因老太太在外已久,所以这一次是贾史氏亲自布菜倒水的,赦大奶奶倒和姑娘们一同坐着吃了。
吃完了,漱了口,又上了芙蓉露。
老太太端着喝了一口,放下茶碗,才问:“出了什么事?”
贾史氏一愣,看了看赦大奶奶,面上闪过一丝尴尬,但是碍于老太太询问,只得回禀道:
“自老太太领着珠儿去别院后,那王夫人越发拎不清了,整日间断胡言乱语、造谣中伤。媳妇……媳妇不得已,便找了郎中,给她灌了一碗汤药。”
老太太皱紧眉头,一言不发的盯着贾史氏。
贾史氏继续道:“媳妇知道分寸,并未伤及王夫人性命,只今后再不能发声罢了。又禁了足,除了回王家探亲,一缕不准出院子。”
虽然这么做有些残忍,但是对于谋害贾氏子孙、中伤荣府声誉的王夫人来说,已经是看在王家和贾政的面上,做出最宽容的惩罚了。
老太太自然明白,缓缓点头赞同:“合该如此。这事你心中有数便可,原也不必报我知道。”
贾史氏迟疑了一会儿,才微微欠身回道:“我们原本都想着王夫人会改过自新,但是这么一来,政儿院中便无主事之人。
赵姨娘和周姨娘虽放了奴籍,到底都是家生子出身,暂时照管着内院事务也就罢了,可终究是上不得台面,不能带到府外应酬的。
再一个,往后赦儿另府别住,政儿这里没有正经奶奶管事,到底要被人轻看了去。况赵姨娘、周姨娘两个都是丫鬟,又怎能与政儿贴心贴肺的。”
老太太面色沉静的听着,眉头越皱越紧,冷声问:“你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