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多想,张觐虽然是纨绔,但也不是白痴。父兄余荫提调,毕竟也不是普通人家。他思想了一想,就明白过来了。
张佳木一路向上,遇着的都是贵人,很多事都无巧不巧的落在了这个小百户的头上。而且,遇到事情总是能逢凶化吉,转危为难。就算是能力太出众,但京师是什么地方,岂能由一个校尉的儿子这么得意?
别说是校尉之子,就算是百户,千立,在京城这汪水里,也只是小小鱼小虾罢了!
“好,老伯爷提调之恩,下官明白!。
张靴明白过来,也就不多问了,再问犯忌,老王头现在这么说已经是太露骨了。估摸着,是这老头儿怕他闹事坏了大事,这才如此安抚。
出得伯府大门,一群家将围过来,“老爷,派人去拿他吧?”
张靴一脚过去,顺手拿起马鞭劈头盖脸的抽过去:“混账东西,在外头给老爷得罪人,还丢了老爷的脸,抽不死你们!”
几鞭过去,打跑了一群灰头土脸的家将,张觐想了一想,总觉得心头这口恶气下不来,隔在胸腹之间,甚是难受。他张家也是大明第一等的世家,从他老子那时起,到他大哥,几十年下来一直风光,谁敢骑在张家头顶作威作威?虽说现在打服了自己家人,不再闹事,但张觐心里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查出张佳木背后势力,等弄明白前因后果,再来说话好了。他却是不信,有着几百部曲家将,在十团营和三大营里有着深厚势力的张府,怕得谁来?
打走了张觐,王楼也是一脸的疲惫。不过,这会还没办法休息,他登楼远眺,隐约见得一队人打着灯笼过来,老头
因为公事关系,张佳木与王府经常过从来往,所以就算这会借着巡夜禀事的由头过来,也不会有人疑心生事。
徐有贞也早就换过了袍服,头巾葛袍,脚着皂靴,手提一盏小小的琉璃瓦灯,看着不象大明的官员,倒象是一个进京赶考的士子。
就是离北闱的时间尚早,这么打扮,还是有点不伦不类。
王膜看了也笑,两人都是科场中人出身,倒是议论了几句大考在即的事,按大明的规矩,考场分南闱北闱,北闱的考试就在京师之内,皇帝先顺天府乡试的题,接着再考贡士,然后殿试,通过就是进士,可以做官了。
这一套流程都是熟透了的,从唐开始,到宋至明,科举这一套已经是熟极而流,无需多说了。
北闱一般是三百多进士的名额,分成一二三甲,考试的举人一般是中式名额三倍到五倍之间,贡士的取中名额比起乡试来,还是很宽松的。
随便聊了几句,张佳木已经带着人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