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问道:“子均,援军什么时候来?”
王平摇头道:“奉军师之命,请将军速速领兵回营!”
“什么”赵云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倍:“现在只要有不到两万人的士兵,就可以将他们彻底打败,为什么要撤?”
“不知道,将军去追击乌孙大军不久后,三将军和高将军就到了,本来他们打算追击的,可是军师得到了消息后,却不让他们追击,直到今天军师才命在下来寻赵将军回去。”王平平静的回答道。
赵云心中想道:“也许军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吧!”想着。他不甘心的看了一眼在军旗下的蓝余,无奈的下令全军撤退。
赵云一来到军营,先安排好所有士兵,就迈着疲惫的步子向议事营帐走去。
“在下有事想向军师请教,劳烦两位通报一声。”赵云有礼的对着议事营帐外的两名守卫说道。
“军师说了,若是赵将军求见,不必通报,可自行入内相见。”其中一名守卫微笑的回礼道。
议事营帐中。
诸葛亮正幽闲的看着兵书,突然赵云走了进来。
诸葛亮放下兵书笑道:“赵将军这几日辛苦了。”
赵云摇头道:“这点累不算什么,只不过云不明白,本来只需一战就可平定的乌孙,军师为何要放弃?”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答道:“乌孙世代与我大汉交好。此次他们入侵我军疆土,完全是受了汉贼的鼓惑。现在乌孙一族大约有七万大军战死于此地,乌孙国本就人口稀少.此次又少了七万大军和无数牲口。他们要想恢复过来,并非短时间就可以恢复过来的,就依照乌孙当前的发展趋势,想要恢复到未出征前一样,他们还得经过十年的时光。如果我军现在将乌孙王杀了,那乌孙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匈奴或者是其他部落一口吞并掉,到时候曹操还可以用重金收买其他的部落,进攻我军,在我军后方捣乱。若是我们放过乌孙族一马,他们就会回到自己的领地,一面发展自己的实力,一面抵挡别族的侵略.也就没有时间顾及到我们了。”
赵云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说道:“军师的意思云懂,不过就算我们放了他们,他们也不会感激我们,反而会视我们为仇敌,这样一来,有可能会养虎为患。”
“不会”诸葛亮非常自信的说道:“只要我们将剩余的两万士兵和乌孙王一起活捉,然后在乌孙国最关键的时候放他们回去,亮虽然不能保证他们会感激我们,但至少他们不会视我军为仇敌。”
赵云笑了笑,说道:“军师,这不太可能吧!已经过了几个时辰了.现在就算怎么追也追不上了。”
“本来想活捉乌孙王是不可能的,但是赵将军凭着自己的能力,将这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此次战斗已经胜利在望,此次战斗赵将军应当居于首功。”诸葛亮很认真的说道。
赵云不好意思的说道:“只要军师不怪罪云没有服从命令.云就很感激了,哪里还敢居什么功啊!”
诸葛亮正色道:“军师只在于出谋划策,拟订作战计划。而大将才是真正执行计划的人,一个将才不但要有攻城拔寨,以一挡百能力,最主要的还是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完成总体的作战计划。还有是在军师的计策中万一出现了漏洞,那出色的将领就会果断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弥补这个漏洞,毕竟人总有犯错的时候,军师也是人,也会犯错,也正是因为如此,孙武的《孙子兵法》地‘九变篇’上才有了‘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衡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一段话。”
意思是:帅将领兵在外,要根据战场具体情况独立行事,不必惟君王之命是从。
诸葛亮接着道:“将军正是果断的出兵围堵乌孙王,使得亮的过错得到了弥补,正是因为将军的果断,也令亮从中找到了战机。令亮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将乌孙王和他的两万士兵,全部生擒。”
赵云喜声道:“如此正好,云还担心真的让那些异族跑了,现在军师已有了定计,云也安心了。军师若有吩咐,云随传随到。”
诸葛亮笑着说道:“将军现在的任务就是回营休息,不出三日,乌孙定成为亮的瓮中之鳖,随手可擒。”
诸葛亮说这话的时候,双眼露出了阵阵精光,脸上亦充满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