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姜灵摘下背包,有点犯愁。
姜灵很想、很想与爸妈分享一下白白捡到钱的喜悦。不过姜家开明,代沟这个东西,并不明显。姜灵对父母,从没隐瞒过什么事——掉了五块钱之类的,或许还有忽略不提;公交车上被扒了钱包,那是肯定报告的!
所以姜灵想了半天,发现面对爸妈,自己怎么也没法把事情说圆了——没经验呀!因此,要么就把林语者的事,和盘托出;要么就连银元的事,也暂时不说。
林语者的事情,当然不能说。爸妈知道越多,一家人越危险;不知道,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们的保护。所以最后,姜灵决定,尽快把银元出手,然后找个机会,告诉父母自己发了一笔小财。
……
打定注意,姜灵背包塞进床底下,出门去菜场和超市好一番采购。除了买菜,姜灵还买了满满一购物篮“感觉好”的燕麦片、盒装牛奶、绿豆黄豆等。其中,自然少不了红薯、土豆和玉米。
姜灵回到家,把东西都放好。原先看着“灰扑扑的”红薯、土豆和玉米,被姜灵装进垃圾袋,拎着下了楼,扔进了小区的垃圾桶里。做完这些,姜灵冲了个澡,开机上网,查找银元的资料与行情。
——感谢网络,感谢google!
大致了解了一番行情后,姜灵开始清点银元。
陶罐不大,也就七八寸的直径,扁扁的。姜灵揭开泥封,拿掉防潮的石灰布包,揭开裹着的细白棉布,一枚一枚往外掏。均是清一色光绪年间的银元,江南省造的,不是甲辰年,就是乙巳年,品相都很好。大概一直是富裕人家的库银,崭新崭新的,没拿出去在市面上流通过。
姜灵点出不多不少的一百枚银元,取出细布。然后姜灵惊讶地发现,罐子底下,还压着另外一小包红绸包着的块状硬物。
拎出来一掂,沉甸甸的;打开来一看,全是金锭。数目以旧制斤两来说,也是整的,一共十六个:半斤八两,半斤八两,说的就是以前的一斤,分为十六两。
姜灵一时间哪里去找戥子?只好用手拿起一个掂掂,估摸了一下:大致与那种小小的土鸡蛋,差不多轻重。茶花形状,六个圆角,滑润可爱。当时的做工所限,并不能说十分光滑,但古朴敦厚,瞧着喜气洋洋。
金锭正面的字样,并不个个相同。有的是“招财进宝”,有的是“福”,也有的是“禄”,不过没有“寿”。共计三种。背面的戳记,则都一样:廖衡记。
——原来这才是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