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正要伸手拿,朝屋里看了看,任家的二十个弟弟妹妹在里屋里背书。书是银宝编的“教材”,孩子们小的一两岁,大的也有十岁了,还不认字,不能理辩。银宝便给他们些了讲义,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虽然孩子们都还不知道诸葛亮是谁,但是银宝告诉他们,这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叔叔,他写的东西都特别有道理,学习以后自己也会变得很厉害。
孩子们十分听话,每天都起早贪黑地背课文。银宝瞧见他们肚子都吃不饱,却好学的样子,深感孩子们实在需要引导,只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他们自己是可以分辨好坏的。
杏儿虽然眼睛都馋地呆呆地,但还是摇摇头,“大哥哥,你们家这么多孩子,这个还是留给弟弟妹妹吧...”
“他们都吃过啦,这是哥给你的,快拿着!”
金大哥将碟子送在杏儿手里,杏儿小心翼翼地用勺儿铲起那块指甲盖大小的蛋黄点心,放在口中吮了吮,欣喜的大眼睛中都是满足。
杏儿拍拍筐子,“这一筐野果子,是我特地拿来送给银姐姐和哥哥们的,山上现在什么都要抢了...”
说着,杏儿的眼睛又黯淡下来,银宝方才就觉得他有些不对劲,追着问道,“山上出什么事了?”
“...我叔带着好多人,没日没夜地挖山参,原本山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现在的东山,已经被翻地乱七八糟,连野菜都不长,都掘地三尺挖山参!”
金大哥想了想,“那东山上的老树呢,还活着吗?”
杏儿难过地垂下眼帘,“倒是活着,但是根茎都挖出来了许多,银姐姐之前教我们的时候,曾经讲过,山参一百年成形,三百年成株,五百年成根,若是挖地太厉害,东山就没办法恢复元气了。可是...我叔他们就是不听...”
银宝屏息凝神,粉红的面颊上也微微吐露担忧。她摸着账簿上一个个落墨的数字,想着杏儿说的话。金大哥又给杏儿带了几个包子,手拉着送回去。
深夜,家里人都睡了,村里静悄悄地,银宝瞒着两个哥哥,偷偷地上东山去。
刚到山脚下,她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