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做生意吧,为了利润,该冒的险还是得冒的。
我觉得这里有商机,暂时赚的少一点也没什么,以后才是大头。
走吧,桃源粮铺今日开张,我们得去表示表示,顺便拜会一下才是。”
……
木渔在粮铺后堂接见了元荡。
她眼里,元荡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富商,身着绸衣,五官端正,面有威容,不胖不瘦。
在她打量元荡的时候,元荡也暗中打量着她,最后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看着很是满意的模样。
“我这次来,是想和木姑娘谈合作的事情。”
“合作?我们有什么能合作的呢?”
木渔面上疑惑,心中却警惕起来,双方差距如此之大,她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好合作的。
对方是粮食生意垄断多个县城、州郡的大商人,会看得上她这小打小闹的几百斤的小生意?
至于说粮食品质好这一点,那也不可能,在决定把粮食生意正正经经做到远山镇的时候,她早已考虑过了,村子里种出来的粮食好是好,但还在合理的范围内,就算在一个小镇上也有和这差不多的甚至还要更好一点的,不算太出头。
要说镇上的粮商觉得这粮食好想合作她能理解,但要是元家商队的人,她不理解。
“木姑娘的粮食品质很好,和这些粮食一比,我们带来的那些好粮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木渔皮笑肉不笑,“元老爷太谦虚了。”
元荡丝毫不觉尴尬,继续说道,
“是木姑娘太谦虚了,这些粮食便是拿到元某的家乡去,也是极受欢迎。
所以我想,来和木姑娘谈谈,多买些粮食带回去卖的事情。”
不得不说,木渔心动了。
去年秋天,桃源村近四百亩地,一共收了几万斤粮食,除去分给村民的、除去一年消耗的、除去这几趟带出来卖掉的,也还剩下三万多斤。
这三万多斤粮食都在村里的粮仓里堆着,管理起来麻烦不说,还很占地方,尤其这个月春天种下的那些粮食也成熟了,这次会比上次更多,不把之前的处理掉,新粮放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