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开学堂

把这二十个人根据年龄和基础分为快班和慢班好了,一个班十个人左右应该差不多坐的开了。

初步安排的话,就是你上一天我上一天然后再休息一天。

这样我们都是每三天上课上学一天,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耽误什么事情。

你觉得怎么样?”

“很好。”

“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我让杨二郎帮着找个合适的屋子做学堂,再找个时间把这事告诉村民们。”

季秀才看了眼桌上的账本和旁边的棉衣,说道,

“不如就等明天分棉衣的时候一起说吧。”

“行。”木渔被提醒了这事,顺势问道,“对了,分棉衣的章程定好了吗?”

“定好了,照你说的,领棉衣的人家之后一年的时间基础田多收一成左右粮食,优先没有棉衣的来领。

至于温明一家,从现在到之后一年时间,他家吃的粮食都由村里提供,两个小孩子的粮食一直提供到他们成年。”

“嗯,就先这样吧。”

木渔去找杨二郎一起选了用来做学堂的屋子,又让人找来桌子凳子、石板碳笔这些早早准备着。

做事的人听说要开学堂,热情空前高涨,只用半天时间便把东西凑齐了。

等第二天季秀才分完棉衣宣布了要办学堂的事情,当天下午找来学堂询问这事的村民几乎占了整个村子人口的八成以上,可见他们对这事的看重。

村民的问题除了要交多少束脩外,主要就是来问十四五六的人真的也能一起来读书吗?那三四十岁的人能不能去?

很多村民年纪不小了,虽然没有读书考功名的念头,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深以为憾,也想来听听课,至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木渔发现了之前设定的不足,于是在原本的快班慢班之外,又增设了一个扫盲班,欢迎那些超龄的村民来学习听课。

桃源学堂就这么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