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官站在门边一路看着他们远去,直到背影不见了,才回过身,又伏在小玉肩头哭了一会儿。
小玉赶忙拍了拍她的背,递过帕子宽慰道:“赶紧擦擦,这一会儿眼睛就肿起来了,回去免不了被人询问。咱们都好好的,总有相见的一日。”说着辞别了夏嬷嬷往回走去。
路上龄官悄悄告知小玉:“你不是说你娘没有一门手艺,只能缝缝补补不长久吗?我央了我娘让她教下织绸的手艺,你也能放点心了。”
小玉停住脚,紧握着龄官的双手,一时说不出话来。
龄官笑道:“平日里不是只有你留心,你的事我也记着呢。”
自此以后,她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愈加亲密。惹得宝官吃了好几回醋,闹着也要搬到小玉房中来。
皎皎秋空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转眼又快到中秋佳节了。
今年中秋,据李嬷嬷说已讨得周娘子的示下,要带十二官们出门去看虎丘曲会涨涨见识,众人喜出望外,朝夕盼望。
“听说这回我们还是坐船过去,不知怎么热闹呢。咱们平时总关在这牢笼子里,这回终于可以出去透透气了。”晚间芳官躺在床上道。
蕊官翻了个身疑惑地追问:“坐船过去?上回我和小玉过来就是坐船的,也没见多好玩啊,还不如走着,一路逛过去,那才好玩呢。”
“你们坐的是客船,我们到时候是坐画舫过去,要不是周娘子认识人,一般人根本上不去的。”
“不都是船吗?芳官你见过画舫吗?长什么样子啊。”
“那一年我还在家中,也是中秋节,我娘带着我和婶子们一起出来走月亮,路过湖边,碧波荡漾,离老远便看见一艘艘画舫,把满河的水印染得姹紫嫣红,犹如水晶宫般,伴随着笙歌传来……”芳官的声音轻柔好听。
众人皆静静地听着,随着芳官的回忆,好像也亲眼见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