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时玉和姜维匆匆赶至厅中,只觉席间氛围沉重,刘备置于上座,而鲁肃和孔明各坐一边。
远道而来的鲁肃一脸愁容,眉头紧蹙,好似心中有郁结无从以解。
一旁的诸葛亮倒是一副淡然模样,不露情绪,见她与姜维过来了,摇了摇羽扇道:“伯约和阿玉来了?且坐下吧。”
姜维和时玉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跪坐于诸葛亮一侧。
这时,便听那鲁子敬作揖又开口道:“孙刘两家既是联盟,如今公瑾有难,皇叔怎可见死不救呀?”
一听到“公瑾有难”几个字,时玉心下已经了然,只是不太清楚为何鲁肃来了这里。她瞥了姜维一眼,后者自屹然不动,仿佛什么都没听到,垂着眼,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时玉只好收回视线,转头看向诸葛亮,瞧他作何反应。而刘备也不语,侧目去看诸葛亮,想听他的回答。
而诸葛亮只是笑了下,一脸无奈地回答道:“子敬何出此言?我等皆非神医,又如何救得了公瑾啊?”
听罢,鲁肃脸色变了些,跪立起来,微微倾身,沉声道:“先生何必与我装糊涂呢?我曾遣人去打探神医下落,可惜无果,却偶然听闻神医一位旧友提到,说是卧龙先生因身体不适,请神医去往夏口一叙。”
刘备神色突变,连忙侧身,关切地问道:“军师身体可有恙?”
听闻此言,时玉默默地低下头,腹诽姜维找的破借口。
姜维倒是神色不变,只是拿起面前茶杯,掩饰性地浅尝了一口。
未曾想到,诸葛亮只是顿了一下,便立即笑着回道:“主公不必担心,亮已无碍。”他又转头看向子敬,面色诚恳,“确有此事,不过,我不过小病,并不碍事。因此,那神医早就离开夏口,四处云游去了。”
鲁肃呼吸一滞,又不死心地追问道:“敢问先生可有神医下落?”
诸葛亮微闭着眼,摇了摇头:“不曾。”
“如此,”鲁肃面露惆怅,不自觉地紧握住双拳,“公瑾危矣。我等只好暂退柴桑,攻打南郡之事,另做打算。”他长叹一口气。
瞧他愁容,时玉心中也多了几分不忍心,感叹道子敬真是个厚实人啊。
这时,却又听孔明言道:“子敬莫忧,我倒知有一人,可救公瑾。”
“何人!?”鲁肃急切地追问道,眼中又闪烁几分光。
诸葛亮慢悠悠地转头,看向了时玉。这目光指向太过明显,于是刘备和鲁肃的视线,也跟着转到了时玉身上,这让刚拿起杯子的时玉又把默默地把茶杯放了回去。
她皱眉,心中还不知将要发生什么,却不得不挤出几分笑意,装作一副很自信的模样,转头回看自家兄长。
“阿玉自小常钻研医术,云游时曾获神医指点,对此颇有成学。可令她随你前去,为公瑾治伤。”他侧目,反而是越过时玉,瞧了一眼坐在最边上的姜维。
时玉听闻后,悄然掩去眼底的惊异之色,也下意识地看向姜维。
“如此,便请时姑娘速速与我回去。”鲁肃抬袖,顾不得什么礼节,立马站了起来,动作尽显焦急,但眼中出现了几分光。
一直不语的姜维却在此时开口:
“我与阿玉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