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场大雨,已是到了夏末。诸葛亮收拾好行囊,便准备往那险峻的蜀地去游历了。时玉特地嘱咐了他蜀道险峻,叫他务必小心。
他一走,时玉也开始思索起来。
按理说,历史上是没有她这个人的,皇叔第一次拜访茅庐也是只见到了崔州平。
那她是应当躲起来不见呢,还是大方出来相见呢?
这两种都不失为好的选择,只是时玉偏偏不走那寻常路。
她常常想,世人对刘备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仁德,有人却批他伪善。她总归是支持前者的,毕竟她曾当过几日无家可归的孤儿,她也更愿意去跟随一个有仁德厚爱的主公。
就算大汉气数已尽,既然要与天意作对,那便一做到底。
今日,且叫她试探试探。
==
刘备和关羽张飞骑马上了这卧龙岗,一路上欣赏着林中景色。刚开始还是快马加鞭,只为能早些拜访到卧龙先生,上了小路后便逐渐慢了下来。
“这林间美景,确叫人心旷神怡呀。”刘备四处观望,不禁如此赞叹。
“是啊,大哥,这个卧龙还真会选地方!”张飞也附和道。
这时,突然听的远远传来一个稚声在吟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三人远远望去,原来是一个面目清秀的书生迎面走来。
“云深不知处...”刘备小声重复念到,“莫非今日不得见吗......”
他立刻下马,上前几步,拱手施礼,恭敬地问道:“方才听见先生正在吟诗,不知是何人所作?”
这书生听罢不禁笑道:“明公既已知晓诗意,何必在意是谁人作?”
听罢,张飞生气地走上前,大声说道:“你这书生故弄什么玄虚,且告诉我大哥就是了。”
“翼德,不可无礼!”刘备侧头责备道,又带着歉意说道:“先生莫怪,不知先生可知晓卧龙先生住在何处?”
这书生,也就是时玉,捻了下唇间的小胡子,继续故作高深:“就在前方不远处,只不过...”她抬眼,“明公,这卧龙不过是一介南阳野人,疏懒成性,言过其实,不足与之谋啊!”
她越说语气越轻,一边说还一边观察刘备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