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一听,脑袋里“嗡”一声,警钟长鸣。怪不得会翻出一张周四的报纸来一直在阳台上看,原来是看中他的钱包了。这本来没什么,父亲即使不说,他有空也会带父亲岀去走走,老年人的日子不多,有力气时候得多看看山河。可是这会儿满脑子都是那张造假造得漏洞百出的帐单,明哲意识到父亲显然是有计划地敲他竹杠,还小蔡小蔡儿子呢,他气得好一阵说不出话,又不便对爸光火,过了好久才淡淡地道:“旅游是好事,不过我不放心你自己出门,跟团也不行。有时间我带你去,或者叫明成他们带着你去。”说完这些,明哲无可留恋,起身道:“爸,我公司明天还有事,我今晚得回去了。你一定得保重身体。”
明哲说走真的走了,走得没滋没味。他不是不想送爸去旅游,只要爸高兴。但爸这么做把他当什么了?凯子?他是爸的儿子啊,在爸眼里他都不如蔡根花的儿子了。
他又到明成那儿住了一夜,跟明成说了很多话,两人这回话特别多。
回到上海,明哲赌气将帐户里的钱全划给吴非,给吴非电邮说,以后就给他五百美元做生活费,别的有什么需要再打报告问吴非要。
这都什么亲人,好像他的钱是地上捡来似的,变着恶心法子从他兜里掏钱,真是没完没了。还是把钱交给吴非做怕老婆的好,免得哪天心慈手软了一把。
这都什么亲人,好像他的钱是地上捡来似的,变着恶心法子从他兜里掏钱,真是没完没了。还是把钱交给吴非做怕老婆的好,免得哪天心慈手软了一把。
因为明哲心里明白,若不是有妈这个可怕的前车之鉴在,他今天听了舅舅的难处,可能还真会给钱的,毕竟孩子的教育重要。他担心自己总会有一天受不了舅舅的哭诉,将钱给了。还不如早早把钱全交给吴非管着,他只有极限生活费用,他那样才能放心自己不心软。
三十七
苏大强的日子过得前所未有的舒心。头顶没人管着,下面却有人伺候着,而且伺候的人工资由明哲来岀,两个人的饭菜零用明哲也负担了去,他的工资每个月都存入银行生利息。他每个月最快乐的事是发退休工资的第二天去银行,凑个整数,把钱存成定期,他快乐地看着定期存着一张一张地多起来。他每天不用做事,不用cao心,只要一门心思寻找他的老年娱乐。
苏大强的老年娱乐是每天在家看书,出去看报纸,到公园里听听其他退休老头老太唱戏,他也偶尔躲假山后面吊个嗓子。他每天还要写一段读书心得,写好读给蔡根花听,并将妙处解释给蔡根花听,从蔡根花眼睛里看出钦佩后,才打印出来,放在封面写着“归田小寄”的集子里。
他的日子如流金的夕阳,灿烂而安详,非常美丽。
至于明哲来一趟吃一顿中饭就匆匆而走,他倒不是非常在意。不过明哲因为他的谦虚而没强行要求看他写的文稿,他倒是挺在意的,若是明哲再坚持一下他肯定缴枪不杀了。他发现,自己现在重精神生活甚于物质生活,这真是一种高尚的倾向。他想到每次退休教师开会时候,总是说老有所为,所以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老师后进老年大学做学生学画画,学写字,他就不出门了,他不出门看天下书,通过高科技的网络,他的老师只有更精更好。
苏大强挺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他现在唯一cao心的是蔡根花会不会永远做下去。而明成离婚的事,明哲没与他说,他当然也不会主动询问明成家里过得怎么样。
明玉本来心情就已经被自己的出身搞得很不怎么样,又被舅舅被朱丽被明哲接二连三地提醒她是苏家人,苏家就跟鼻涕似的甩都甩不掉,y-魂不散,她的情绪更低落。中午破天荒关了手机在办公室的套间里睡觉,一直睡到三点,起来,情绪依然低落。
打开手机,她都有点不敢看短信,怕又看到明哲那个书生脑袋依然拎不清。好在,总算没了。倒是有一条柳青来的短信,告诉她明天上午的飞机到。
明玉心说柳青这是想家了,明明高层会议定在周一周二两天,他硬是周日就来,可见趁机要好好回家做些事。但是想到前两天她郁闷时候给柳青打电话柳青满嘴玛丽莎丽,她就不给柳青回电,也是短信问一句,要不要叫个司机送辆车子到机场。柳青立马短信回来,满屏的都是谢谢。
柳青的即将到来终于让明玉有点高兴起来,她拉开窗帘,让光线充盈整个办公室,一直做事到夕阳西下。回头看向窗外,夕阳正好从对面一幢楼的屋顶隐去。所以,明玉空手走到“食不厌精”的时候,天已经几乎暗下来。
这一回,小厮带她到窗边一个位置就座。明玉才一进门,就发现“食不厌精”今天的不同。一楼迎面,是一张色彩鲜艳的唐卡,而后,沿楼梯向上,做旧的木板面上简单地用图钉钉着一副副彩色黑白的照片,照片有大有小,楼梯左手是川藏线,右手是青藏线,在截然不同的风景风格中,交汇到二楼,二楼的墙面是圣洁的雪山圣湖、深邃的蓝天白云、巍峨的布达拉宫、和沟壑交错的藏民的脸。
明玉惊讶地打量四周,发觉现场简直类似酒会,应该坐在桌子边喝酒吃饭的人举着形形色色的啤酒杯红酒杯j-i尾酒杯还有白瓷杯沿墙边晃荡、议论。而有两个黑脸男子,一高一矮,旁若无人地喝酒,旁若无人地用藏刀切白煮蹄胖。与他们同桌的石天冬见到明玉来,就走了过来。
“什么感觉?”石天冬问得有点迫不及待。
“挺怪,不象饭店象酒吧。”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我开这家饭店就是想给来者食不厌精的美味感受,可是这几天下来,应酬饭有增多的趋势,那些人互相灌酒,喝醉的人哪里还能品味我精心准备的菜肴的精妙。所以你看,我把大圆桌撤了,以后一桌最多只六个人。引入我喜欢的文化元素,也是为了把不搭调的应酬食客排斥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