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季:“稀土是十几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它是工业黄金,别的不说,稀土在军事方面的作用非常关键。从现在开始,俣国所有的稀土矿只能掌握在帝王的手中,绝对不允许对外出口,或者个人贩卖,一旦发现,就是重罪。”
卓季说得如此严重,永安帝立刻重视道:“好。你把这究竟何为稀土写出来,朕交代给户部、工部去探查,所有探查到的稀土矿全部归朕所有。俣国日后的帝王,也要如此。”
卓季重重点头:“军工研究院步上正轨后,就要开始着手稀土研究了。”
“好。”
卓季接着说:“肥沃之地不能都落入大地主、乡绅和地方势力的手里。这么肥沃的黑土地是国家粮食产量的保证,要想办法把粮食产区尽可能多的掌握在陛下及国家的手里。太多的土地属于个人私有,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我们要想办法降低土地的价格和价值,让乡绅愿意出售土地。陛下手里的土地多了,很多事才能方便去做。”
永安帝慎重地点头,卓季:“王莽之所以失败是他太心急了。土地这块蛋糕,我们要慢慢地切,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让我们去切。当然前提是我们必须有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或者找到土豆、红薯、玉米那样的可替代粮食的新型作物。粮食产量有了保证,我们才有可能在土地上做文章。”
永安帝:“出海势在必行,当务之急是银子,就看你的了。”
卓季拍拍胸口:“陛下这么说,我不当挣钱小能手都不行了。”
永安帝笑了。
永安帝把卓季要留下的那些地方在另一份舆图上重新标注出来。回京后,这份舆图会交给户部,户部登记在册后,这些地方日后就是永安帝的私产了。永安帝会派人去接管这些地方。而这些地方说是永安帝的私产,永安帝却是决定交给卓季去处理。
六月二十七,永安帝在一声声“万岁”声中带着他的宠侍顺 登上大辂,返回京城。在夹道欢送的百姓队伍中,从各处赶来的已经恢复的伤兵们眼含热泪地目送他们的救命恩人顺 随着陛下登上大辂离开。这些人很想大喊一声“ 千岁”,可是被下令封口的他们却只能在心中一遍遍的呐喊“恭送 千岁”。卓季只是“ ”,他根本不能被称为千岁,可是在这些人的心里,他就是仅次于万岁的千岁 。
骑在马上的秦粟、秦忠义和快马从前线赶回来的林燮山等人自然看到了这些人,也自然看到了他们凝视着大辂的双眸中含着的泪水。看到这一幕幕,并且心知肚明的人,心情各异。而作为主角的卓季却恰恰并不知道人 中有这样的一些人是专程来送别他的。
卓季一上车就摘掉帷帽到后间去写东西了。永安帝在检查秦王和齐王两人的功课,这是长久以来永安帝难得有时间检查两个皇子的功课。对于秦王和齐王这次来北谷的表现,永安帝十分的满意,可以说,两个孩子的表现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在永安帝看来,两个孩子的表现如此之好,很大的原因是卓季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永安帝琢磨着,要避免日后“十子夺嫡”,或更多子夺嫡,得让皇子们多跟卓季接触,可卓季已经很忙了,再让他教育皇子……永安帝想想还是罢了。
检查完两个孩子的功课,永安帝就让他们回各自的车上去了。让张弦给自己更了衣,永安帝去到后间,卓季抬头看了永安帝一眼,低头问:“陛下对秦王和齐王的学习成绩感觉如何?”
永安帝在卓家身边跪坐下,说:“朕刚刚虽没有夸奖他们,但他们确实学的不错,都是你的功劳。”
卓季噗嗤笑道:“怎么‘都是’我的功劳了?我也就只教了他们这几个月。”
永安帝:“自然是你的功劳。莫小看这几个月,他们从你这里学到的远比他们在皇子所学习几年所得的都多。有些东西,那更是有权有势也没机会学来的。”
卓季放下笔,扭头:“陛下既然对我的评价这么高,那该有赏赐吧?”
对于卓季动不动就要赏赐这件事永安帝已经麻木了,他直接说:“只要攻下秘多罗城,从塔尔金皇室缴获的战利品你先挑,你挑完了,朕再行赏。”
卓季抱住永安帝在他的脸上啃了一口:“谢陛下!”
卓季在写重要的东西,永安帝也不打扰他,去了前面,喊人来陪他打三国杀。
※
郸阳宫,忧心忡忡的惜贵妃终于盼来了卓季的回信。卓季的信上只有四个字 安心养胎。看到这四个字,惜贵妃的眼泪哗哗哗地就流了下来。她知道她的要求是为难卓季,但是要保住自己的孩子,她就只能找卓季。只要能保住腹中的孩儿,哪怕要用她的命来换她也愿意!
没两天,惜贵妃又收到了卓季的信,信中卓季告诉她,陛下已知此事。双生子之事暂且保密,届时卓季会亲自为她接生。如果是两个皇子,或许两个孩子不能都养在宫里,但卓季一定会保另一个孩子一世平安。
惜贵妃擦干眼泪,她清楚,若她怀的是两个皇子,她不仅没命活,两个孩子也只能活一个。卓季能为她做到这个份上,她已是欠了卓季莫大的恩情了。惜贵妃抚摸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盼着这腹中的两个孩子,不要都是皇子。
惜贵妃收到卓季的信时,胡鹏举也收到了顺 的亲笔信。查出惜贵妃怀了双胎的人就是胡鹏举,信中卓季让胡鹏举好生照看贵妃娘娘,一切等他回宫之后说。胡鹏举一看这封信就明白了, 肯定会保住贵妃娘娘和娘娘腹中的孩子。只不过胡鹏举却更担心 此举会惹来有心人的攻讦。在胡鹏举心中,任何事都比不上顺 的安危,即便是贵妃娘娘和那两个未出世的孩子。
永安十二年七月二十四,登基以来第一次御驾亲征的永安帝带着他的宠侍顺 顺利回到了京城东洛城。京城的百姓们夹道欢迎陛下凯旋而归。和出征时不同,回来时的卓季心情平静很多。永安帝这次亲征为的就是检验成果,有加农火炮和燧发枪加持的战争,永安帝要检验的成果又如何会不喜人?
百官和先行回到京城的官员们在天授宫的宫门口迎接圣驾。永安帝短暂地接见了百官后就回了郸阳宫。以太后为首的后宫贵主们也是早早就在交辉门外侯着了。有孕在身的惜贵妃也在其中。看到了皇帝的象辂,太后的眼角立刻就湿润了,马上向前走了几步。象辂停下,冯喜迅速摆好脚凳,张弦掀开车帘,永安帝从车里出来,身后是卓季。
永安帝下了象辂,带着卓季大步快速走到太后面前,掀起下摆就跪了下去:“母后,儿子出门在外多日,让母后挂念了。”
卓季跪下:“顺 拜见太后千岁。”
“臣侍(侍身)/臣妾(妾身)恭迎陛下 ”
“侍身/妾身恭迎顺 ”
妃侍们纷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