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边辽王直接瘫倒在狼位上。
朝中大臣吓得不轻,纷纷厉呵着‘逆贼’!‘反贼’!
耶律烈命人将边辽王抬走,帝师拼死抵抗,却是手无缚鸡之力,除了一张嘴巴厉害,没有任何自保的能力。
耶律烈负手而立,等边辽王被抬走之后,他一步一步走向那九层石阶。
很快,消失了几日不见的那诘则,便率兵闯入大殿,将所有朝臣团团围住。
他则手握一道卷轴,呈给九层石阶上的耶律烈。
耶律烈接过后,当着瑟瑟发抖的文武百官面前,将那卷轴打开。
卷轴是金色绸帛,看起来已经褪色了,十分老旧。
一直眯着眸子闭目养神的巴宰相,终于缓缓打开那双透着精光的眼睛。
他轻叹一口气,“该来的,还是会来。”
这声音极轻,似是在喃喃自语。
而朝中的老臣们,也都认出来那老旧的绸帛,正是先王颁布圣旨时,一直使用的金羽帛!
大王登基后,先王便被软禁在后宫。
说是先王病重,需要静养。
可这谋逆一事,谁又能不知道?
先王被囚禁了整整二十年,已于十年前薨逝……
可这圣旨又是怎么一回事?
鹰隼一般的眸子,一一扫过殿中的文武百官。
最后落在巴宰相身上。
巴宰相与将军对视的那一刻,便知道大局已定,本就不做任何挣扎的他,第一个跪了下来。
随后便是与巴宰相交好的一些老臣,之后是武官。
只有帝师一派的文臣,依旧清高自负地立在那里,不为所动。
耶律烈将那些冥顽不灵的文臣一一记在心里。
“本将军奉先王密旨,诛杀逆臣反贼!祝学、崔莆、朱建章……”
他点了不下十个名字,都是当年辅佐边辽王谋朝篡位的大臣。
有的当年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官吏,如今这最低品阶的也位于从二品。
被念到名字的人,吓得不轻。
哪还有继续做缩头乌龟的道理?纷纷上前指出威武大将军手中持着的密旨,是假的!
先王薨逝已有十年,去哪里弄来这么个什么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