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没必要反驳

这一招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败坏路人缘,进而影响普通观众的观影选择,舆论没那么大的力量。

真正的意图,是找个幌子跟院线重新商定排片,保住自家的,压低对家的。

电影毕竟是一种程式化出售的商品,院线如果不给排片,或是净给安排一些阴间时段和阴间地段,那路人缘再好也没用。

同样是20%的排片,一个只在郊区影院的早上放,一个在市中心影院的晚上放,傻子也知道哪家票房会更好。

于是《第十三层楼》又有了一波新节奏,被针对的意料之中正是潘月明。

老潘的官司即将二审开庭,本就处于舆论漩涡之中,他主演的电影又适逢热映,天天都挂在热搜前排,带他的节奏显然是最多快好省的。

这天就有记者拿着去年老潘低谷期的报道说事,提问的措辞很阴险,问他是如何从“抑郁”、“崩溃”中这么快就走出来的,从电影里的表现完全看不出他哪里不正常。

其实就是暗指潘月明装可怜博同情,有愚弄大众的嫌疑。

道德上的事情,带节奏是最容易,正着反着都能说出一番道理。

像老潘这码子烂事,公众人物被绿了本来就够糟心的了,却还得在外界营造一个完美受害人的形象,否则就会被攻击。

吊诡的是,哪怕是完美的不能再完美的受害人情节,就算真的完美到毫无瑕疵,依然会被有心人质疑说嘴,鸡蛋里总能挑出骨头来。

陈一鸣想插话控场直接把这个问题略过,提问那位就是来找茬生事的,干脆不搭理才是正当的应对。

不过潘月明已经先一步拿起话筒开始讲话了。

“这是一个跟电影无关的纯私人问题,按理说不该在这里问出来,我也没有义务回答。

但是《第十三层楼》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承载着很厚重的期待,我不希望它受到哪怕一点点无妄之灾的牵连。

在此我既是回应,也是澄清,从前年那件目前正在法院走流程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或是自媒体的记者访问,这段时间里所有公开的非公开的对于我的描述,都没有征求过我本人的意见,也没有得到过我本人的认可。

你举例的那些言论,有的我看过,有的没看过,但我可以用人格担保,都不是事实。我只是脱离了公众的视线,但身体和心理都没有问题,暂时休息是我的个人决定,接拍《第十三层楼》同样如此,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潘月明的回复滴水不漏,提问人显然并不甘心,他继续追问为什么不澄清,默认也是一种承认。

老潘的回答不卑不亢,举例的报道中所有的表述都是据说,涉及到关键事实的时候,连我的名字都没一个全名,你觉得有反驳的必要吗?

Tip:收藏+分享这个导演要谢罪,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