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整个圈子只会越来越卷,越来越没有下限,宣发期炒作全都讲求一个“以德服人”。
之前《1951》试镜时,陈一鸣拍着胸脯保证过,未来一定还段一宁一个男主角,如今却换了一个萌新导演上阵,他则挂着监制的名字出面邀请,谁知道老段会不会嫌弃呢。
当然,自家的篱笆墙也要扎得牢靠一点,所以他出道以来很少跟大牌或是流量合作,演员班底都是些懂得自得其乐的佛系人士。
类型片计划的中等成本投资,以及萌新导演的配置,也符合这些演员的咖位。
基本上没有一线和超一线,都是些演技一流、人气末流、综合二流、性价比突出的配角党。
过去十几年,他演过黑警,演过混混,演过卧底,演过逃兵,无一入木三分有声有色。
也就是说,段一宁大概率还要走一下试镜的流程,陈一鸣自己都觉得底气不是很足。
按捺住纷飞的思绪,陈一鸣看向面露不解的王威,把注意力暂时拉回到讨论上来。
“讨论到哪里了?”
“警察,讨论到要不要丰富警察的角色。”
“这一点先搁置,让我先想想,你们继续。”
王威点了点头,放下了黑警白警的争论,开始拉着田黎和李准构思故事框架。
其实牵扯上黑帮与黑警的探案片,故事框架已经很清楚了,无非就是各种暴力案件。
因为事先规定了以小见大的叙事风格,因此三人很快就根据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套路理出了一条故事线。
开场是一桩小案子,比如卖盗版、偷车、抢劫便利店之类,引出犯罪团伙,以及第一层幕后黑手。
<div class="contentadv"> 随后线索或主动或被迫地指向第二桩比较大的案件,结果当然是成功的,因为这是节奏上的第一次扬。
接下来是第一次抑,危机袭来团伙损失成员,幕后黑手初露端倪,线索由此指向第三桩大案。
最后是案件解决,阴谋被破解,黑手被揪出,以及最后一重惊天反转。
毕竟是探案片,不反转就不够味儿了。
故事线三人均无异议,在讨论主角身份的时候,分歧就比较大了。
王威的观点是以侦办案件的警察为主角,暂且不讨论他是黑警还是白警,总之由他来揭示阴谋。
田黎一向不走寻常路,他建议以犯罪团伙的其中一员为主角,甚至可以与幕后黑手合二为一,当警察以为揪出黑手的时候,主角其实已经逃出生天了,这个反转才够刺激有趣。
李准依旧落在最后做总结式发言,他在王威田黎基础上搞出一个双主角,即审讯室里的双雄戏,最后的幕后黑手却是另有其人,反转够力度,也方便续集拍摄与IP拓展。
王威听了哭笑不得,偷偷瞟了陈一鸣一眼之后说道,“李哥!准爷!没你这么和稀泥的,到时候我提议咱们各写各的,你可别再抱怨我是万恶的甲方。”
李准连连摆手,“可别可别,你就当我没说过,剧本肯定是以你为主,我和老田一起给你打下手。”
田黎则是一脸不服气,开口反驳道,“老李你可别忘了,续集就轮到咱们导了,现在挖坑不出力,后续填坑没力气,莫谓言之不预哦。”